家乡风俗的作文六年级600字(通用15篇)

篇1、家乡风俗的作文六年级600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节日风俗习惯。我们可以不断地人我们民族的民俗文化中吸取智慧和营养,并且会受益终身。

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我的家乡,每到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会把红色的对联贴在门框上,因此来辞旧迎新,增添了节目的喜庆氛。

家乡风俗的作文六年级600字(通用15篇)

据说春联起源于桃符,据古书记载,在五代十国时期,就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了。春联之所以仍被称对“桃符”是因为“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每当春节的时候,在我的家乡都会做一些好吃的摆成一桌,一桌上什么都有,各种各样,让人看了不禁“口水直流三千尺”。一家人有喝有笑,热闹极了!在打开电视看看春晚,真是安逸极了!

在外面工作的人们,每当春节来临除非万不得已,必定会赶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一起吃团圆饭,一起看春晚,最后吃饱喝足了,有条件的还可以到楼下放放烟花、鞭炮,你看那烟花五颜六色的绽放开多美啊!你看那鞭炮一个个“裂开自己的大肚子”多壮观啊!你看那。……再回到家里又听得外面鞭炮和烟花声接连不断的又响起来。

接下来的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的环节了,就是发压岁钱了!小朋友们收了压岁钱就可以买新衣服和玩具了。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风俗。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民族风俗,也正是这些各具特色的习俗,才使得中华民族这个大

春节,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在这片中华的大土地上,14亿的人都在过着不同的节日,也就是这些不同的节日才制成了我们这个大家庭中的传统节日的精华。

篇2、家乡风俗的作文六年级600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按照每年春节的习俗,大年三十清晨家家都会放爆竹,杂样的儿,叫得出名的,叫不出名的。“噼里啪啦……”声声映入我的耳帘,我揉揉迷离的睡眼从爆竹声中惊醒。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吃腊肉香肠,腊肉是指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的过程所成的加工品,而香肠是把肉搅碎成泥状,再灌入肠衣制成的长圆柱体管状食品,外婆会把腊肉香肠挂在灶台上,挂个数月,到过年我们回到四川故乡,外婆便会把它们摘下来招待我们。

从腊月三十开始,铺户们就陆续地上架春联、鞭炮、花灯、孔明灯,这都是只在这个节日出现的。在街巷里,吆喝声似乎也比平常多了些,也复杂了些,“卖糍粑喽!香蓬蓬的糍粑,新鲜出炉喽!”“冰粉!酸辣粉!凉皮粉!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喽!”“来两个叶儿粑,再加个糍粑嘛”“好www.yuananren.com嘞,等起……”这一声声吆喝声,叫得小孩口水直流。我来到一家卖红糖糍粑的店,脚步不自觉得停了下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铺上刚做好冒着热气的红糖糍粑,红糖汁从那白洁的糍粑上流下来,看得我口水直流,“外婆,外婆,我想吃……”我拽了拽外婆的衣裳,但眼神从未从那糍粑上转移下来,好似我一转眼,它就会被别人买走似的,外婆笑了笑,刮了刮我的鼻尖。“老张给我乖孙女儿来两个”“好嘞!”我笑嘻嘻的吃着糍粑,感到心满意足,”小馋猫,这么好吃嘛,汁都吃得满嘴都是。”外婆边拿纸给我擦嘴边说,我笑盈盈不语。来来回回,大街小街,逛来逛去,不亦乐乎。“嗝-”终于手里东西提满了,肚子也填饱了,“小馋猫,不早喽!回家喽!”

夕阳西下,一老一少,手里提满了年货,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篇3、家乡风俗的作文六年级600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就拿元宵节说吧,在我家,每年的元宵节我们都会去看花灯。

刚会走路的小孩子,会独立生活的大孩子,头发已经白了的老孩子,一提到花灯,谁的脑海中不会浮现出一个个花灯美丽的样子呢?

在今年的元宵节,我们家同往常一样到大街上去看花灯,那里的花灯各式各样: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方形的,有的是花形的;有的画了牡丹,有的画着鱼儿,有的写有福字;还有的是彩灯形式的,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布的……花灯中点有蜡烛,显得更加喜庆!我心想:“这根本不是花灯的展览会,而是一场艺术的舞会!”

随着花灯越来越亮,人也多了起来,每户人家都被这美丽的花灯吸引了过来,大街上顿时挤满了人。

我们走着走着,妈妈就说:“元宵节看花灯,这一习俗大有来历呢!”“是什么?”我非常好奇。“元宵节也被称为灯节,元宵节成为灯节属于汉代,唐朝中期就已经成为一个传统节日了。”妈妈望着挂在空中五彩的花灯说,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去打它。一天,一个猎人不小心打死了一只神鸟,天帝知道后非常生气,就下令把人间给烧了。他的女儿非常善良,把这件事告诉了人们。一位老人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几天每户人家都张灯结彩、放烟花,这样天地就会认为人间已烧掉了。果真,天帝没有来烧掉人间花灯,也就成了元宵节的一种习俗。我心想:“原来元宵节看花灯的原因是这个呀,历史可真悠久呀!”

元宵节看花灯是中国的传统风俗,我们一定要把这一风俗发扬下去,传承下去!

篇4、家乡风俗的作文六年级600字

刘思禾

我的家乡有很多风俗,而我最喜欢的当然是春节的风俗。

吃年夜饭,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个风俗。

大年三十的傍晚,因为疫情,一年没有见的老人们相互送祝福,大人相互拥抱,而孩子们则玩耍起来。爷爷奶奶比以前更加卖力地赶做着年夜饭。从厨房里飘出了酒肉的香味。七点钟,奶奶用拐杖敲着说:“大家,快来吃年夜饭!”餐桌旁一下子沸腾了起来。那些美味逐个被请上了餐桌。有鱼、有鸡、有藕汤、有水饺……真是琳琅满目。邻居性子可真急,“啪”的一声,一朵烟花在空中绽放出金色的花瓣。不一会,那朵朵花瓣又如流星般划破黑色的丝绸,“啪”又是一声……烟花声、电视声、说笑声夹杂在一起,声音非常大,也很热闹。爸妈给爷爷倒上酒,给奶奶倒上茶,“祝老爸老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爸爸用洪亮的声音给爷爷奶奶送去了祝福语。舅舅则给我们发着红包。小表弟不懂礼仪,抓起一个小饼子便往嘴里塞。餐桌上鱼肉非常鲜嫩,甜甜的番茄酱浇在鱼肉上,一滴滴番茄酱在灯光的照耀下散发出点点银光;鸡腿上裹着一层厚厚的油,咬上去又松又软……这就是武汉的春节。

吃完饭,爸爸给我们讲起了故事。传说,古代有一个叫“年”的怪兽。一到年末便到处害人。一次,一位老爷爷发现“年”很害怕鞭炮声,就这样后来人们制造出各种鞭炮,“年”再也没有出来害人了。

故事讲完按照家乡的风俗就应该放鞭炮了。外面早就有孩子开始放鞭炮了。烟味呛得人直咳嗽。我抱着自己积攒了许久的鞭炮来到一片空地上。“啪啪啪”火光迅速顺着绳子逼近鞭炮。一声巨响,如同山崩地裂,我这才想起捂住耳朵,可已经迟了。我一哆嗦,揉揉自己的耳朵,感觉又刺激又好玩。

春节的风俗可真有趣,我喜欢春节的风俗。

篇5、家乡风俗的作文六年级600字

我的家乡是东北,那里很有趣,有好多好吃的,还有好玩的,什么都有,不过我现在住在北京,但是我还是会想念我的家乡的。

不过我们家乡的风俗还是很有趣的,就比如说过年吧!

大家都知道过年是要吃饺子的,还要逛街,买新衣服的,还有好多的事情要做的呢。

首先当快要过年的时候,要先准备过年吃的食品有糖,瓜子,松果,花生,水果,还有好多的小吃呢,之后就是准备主要吃的食品了,有鱼,鸡肉,猪肉,毛豆还有好多呢,准备好以后,就要准备别的事情做了。

之后就是大扫除了,要扫屋顶,拖地,扫地,还有好多的活要干呢,之后就是贴春联,要在门上,窗户上和门上都要贴春联的,在门上贴一个春字,这是为了迎接的更喜气,新的一年会更有钱的。

这大概就是要到过年的那一天了,到了过年的那一天,就是大人们在厨房里做菜,小朋友们就可以帮忙了,每个人都会很忙的,到了晚上快12点的时候就是吃饺子了,吃完饺子以后,就要发烟花了,到那时候才是我最喜欢的时候了,晚上一般要晚上1点多睡呢,玩了一天大家都累了,就该睡觉了。

初一到初七都一样,过了初七又回到了以前的样子了,不过初一到初七的时候,应该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了吧,我是挺开心的,每到过年,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每个人都会很开心的,因为家人都团聚了,所以每个人都很喜欢过年的,这才是人间最热闹的时侯了,过了年又回到了平时的样子了,也会很开心的,也会很快乐的。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过年的风俗,是很热闹的,是让人最开心的时候了。

我家乡的风俗是很热闹的吧,我是这么认为的,是很热闹的。

篇6、家乡风俗的作文六年级600字

过端午

说到端午节,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赛龙舟,悬艾叶,闻香囊,包粽子,节日里到处洋溢着忙碌而又开心的气氛。

每当过端午时,家家户户总喜欢将艾草挂于门上或用彩线绑在手脚上,爷爷告诉我说这是人们希望能够借用艾草驱邪辟邪。家乡的人们,在这一天还会吃粽子,赛龙舟,据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其实“赛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用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的节目。

在我们秦屿镇,家家户户端午节最常做的习俗就是包粽子!我们家有一位名副其实的包粽子高手——我的外婆。她常说:“用芦苇叶子包的粽子最香了!”她在包粽子之前,会先做好准备:把芦苇叶放进锅里煮一煮,再把准备好的糯米、咸蛋黄、香菇等分别洗一洗。她先取一片叶子,用部分的叶子裹成三角形,放入糯米,再把咸蛋黄等小料放进糯米的中间,封口后,撕一条芦苇叶来,往粽子表面绕两圈绑起来。一个接一个地,待全包好后,拿起个个穿着绿色外衣的粽姑娘放入高压锅里蒸四十多分钟,之后再放那么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

外婆包的粽子好吃十分香甜,十分入味,家里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爱吃外婆包的粽子,尤其是我,每次吃一口外婆包的粽子就总停不下来。正因为这样,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最多的那一个呢!

悠悠粽香,甜蜜时光;端午安康,平安吉祥;外婆包的粽子津津有味,外婆包的粽子无人不爱。那浓浓的粽子香味更是久久回荡在我的梦乡里。

篇7、家乡风俗的作文六年级600字

六(2)班郝予之

“佳人南陌上,翠盖立春风”。立春时节到了,人们欣欣然等待春天的到来。这一天,家家户户飘满了春饼的香味。

一片松软皮薄的面饼,一抹酱香四溢的肉料,再加上一束色香俱全的菜馅儿,一卷,一咬,津津有味。每年的立春时节,我们家的餐桌上都少不了这道佳肴。

小时候,一听到吃春饼,我就高兴得不得了,就像要去游乐场玩似的。烙好的饼再加上六七样菜,摆满一大桌,怎叫人不垂涎欲滴?我学着大人的样子,先放好一张饼,再把爱吃的菜一样样摊在饼上,像做手工一样,“折”出一个“小喇叭”。一口咬下去,肉的香、蛋的鲜、菜的爽充盈在口中,那滋味就像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快乐无比。据说立春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吃春饼又叫“咬春”,把春天的回忆和“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全留在脆软咸香的一盘盘春饼里了。陆游诗中有一句话“春日春盘节物新”。早在东晋就有了吃春饼的习惯。怪不得“家乡风俗,深远留长”。每年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吃春饼时,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感。

如今,因为受疫情影响,街上少了很多喜气洋洋的装饰,似乎也没有临近新年的喜庆感,虽然不能走亲访友,可春饼的香味还在,老北京的风俗还在……

在立春之时,一片春饼,不仅象征着美好,还象征着团圆,不信你看,把各种不同的馅料放在一块,最后包裹在一张饼里。这不就是“团圆”吗?在疫情当下,我和亲戚们虽不能相见,但还可以通过网络问候,聊聊家常。

立春时节虽然乍暖还寒,但热腾腾春饼的香气里充满着温暖的记忆。这家乡的风俗,就是暖暖的家的味道啊。

篇8、家乡风俗的作文六年级600字

番薯饼

宋清泉

宜春,那是一个山地为主,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的地方。

这几天,外婆会给我们一种美味的食物,不过在说他之前,我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紫红藤,地上爬,藤上长绿叶,地上结红瓜。打一种蔬菜,看你们都应该知道了吧,没错答案就是番薯。

这次我回了宜春,外婆就打算去做番薯饼,常见的番薯有很多种做法,如可以番薯洗净后用火烤着吃,也可以蒸熟后吃。两种吃法都非常美味。

做番薯饼,首先要将番薯洗干净,去除他表面上的泥土。然后用刀将番薯对半切开,整整齐齐的放入锅中,蒸熟。真是后夹子把番薯夹到盆子里,别看番薯的外面全都蒸的黑乎乎的,其实里面非常美味,只要小心翼翼的把番薯表面的皮给剥开,一个口感美味,颜色鲜艳的番薯就现在我的眼前。凑进去闻一闻,番薯独特的香气扑鼻而来,令人沁人心脾。软绵绵的,甜可口的番薯肉,令人垂涎欲滴。一口咬下去,热腾腾的番薯在嘴里不停地滚动着,这甜甜的味道可以说是人间美味。

想要做番薯饼,先将去皮的番薯用勺子捣碎成泥,然后手上涂抹点油,不停地搓手,值到油均匀的涂抹到手上就可以了,接着拿一块大小均匀的番薯泥,搓圆成球,然后用手掌轻轻按扁,大约按到1cm的宽度就可以了,放到竹匾上,最后一步就是炸,首先将油烧热,然后将番薯饼慢慢的放进锅里,但是,一次只能放1~15个之间,用筷子不断翻动,直到番薯饼全部飘起,变成金黄色的时候,就可以捞出来浉油了。这样亲手做的番薯饼,比市场上买的既好吃又干净。

我爱美丽的宜春,我爱这个美。

篇9、家乡风俗的作文六年级600字

我的家乡是有号称千湖之省的湖北荆州,在历史上它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地方。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借荆州、大意失荆州、单刀赴会这些事件都是在此地发生。荆州地处江南,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家乡的风俗习惯也有很多,其中令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抓周”这个风俗了。

“抓周”又叫“试儿”,这种风俗已在民间流传许久,它是用来卜测小孩儿将来志趣、前程和职业的仪式。同时,长辈们对小孩的前途寄以厚望,也借周岁之际祝愿一番。

在孩子周岁那天,家里人总会邀请亲朋好友们到家里来做客。大人们通常会围坐在床边,在小孩子面前摆上各种小玩意,有毛笔、算盘、剪子、书本和钱币等等,然后让孩子在众多物品中挑选最喜欢的那一个。小孩子坐在床中央,好奇地看着周围的大人和自己面前摆放的这些东西,思考一番后便慢慢地爬过去,伸出自己那胖乎乎的小手在这些物品中拨来拨去,随后拿起自己最中意的那一个在手中摆弄着,这时候大人们就会高兴得笑出声。如果孩子挑中的物品正好是家长心里期望的话,他的父母就会非常高兴和得意。如果孩子抓到的是书本或者毛笔之类的东西,大人们就会不禁赞叹道,这个孩子将来长大不得了,一定是个爱读书有学问的人。但是若孩子拿了玩具或者糖果的话,家长不免就会露出失望的表情。

抓周这个风俗从古至今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它寄托着长辈们对孩子美好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如自己所愿,身体健康,长命百岁,长大后能为家里带来财富和荣誉。同时通过抓周这个活动,也可以把平时很难见面的亲朋好友都邀请到一起共济一堂,借为孩子庆祝周岁的形式相聚在一起,这也不失亲戚朋友之间联络感情,话话家常的一种好方。

篇10、家乡风俗的作文六年级600字

现在走在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的粽子香味,这是我家乡的端午节到了。

传说爱国的屈原投江后,人们非常思念他,每到五月初五这天,就用竹筒装上食物,投进水里。长江有一个叫屈原的人,大白天忽然看见屈原显灵了,谁说食物被蛟龙给吃了,于是屈原用叶菰裹住食物,绑上五彩色的线,因为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了,投入水中。这个方法逐渐发展为现在的粽子了。

在我的回忆,我奶奶最会包粽子了。有一次我看到邻居的小孩儿拿着粽子大口大口的吃着,我看着口水都流出来了,于是就央求奶奶快点给我包几个粽子吃,我不想吃端午节,外面卖的粽子,奶奶拗不过我,只好乖乖去买食材……

回到家中,奶奶便去厨房淘米,洗叶子,这时我就坐在旁边去看那些食材。有一碗糯米,一些红枣,一件绿豆还有一些红豆。奶奶就这样,一边准备馅料,一边不忘时刻低防着我偷吃。

我已经等了好半天了便说:“奶奶,包好了没啊?”奶奶这时喊道:“好了,你看看吧!”看见桌上出现了一个翠绿色的粽子,虽然说只看见一个包装,也能想象出馅料的美味啊!“我也要做”。我吵着吵着要做好。“好,奶奶这就教你来做”只见奶奶用木勺舀了一勺馅料,放在了几片叶子的中间,一包一捆,一个好吃的粽子就诞生了。我也学着包了几个,结果都散了,脱了皮,奶奶只看了我一下,也没多说,又包了几个。虽然她没说什么对我进行鼓励的话,可是她的动作却鼓励了我。于是我终于包了一个完美的粽子,不禁使我心花怒放了起来!

我的家乡有很多风俗,端午节,春节,元宵节等等……我喜欢吃粽子,也喜欢过家乡的端午节!

篇11、家乡风俗的作文六年级600字

端午粽子飘香

小作者:601班49号姚思琪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了,家家户户为了纪念屈原都在那天包粽子。

听哥哥说,这个习俗大有来历呢。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人们为了不让水里的生物吃屈原的尸体,就把粽子、饭团等食物扔进水里。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的风俗,并一直流传至今。

听着有趣的传说,我决定请妈妈教我包粽子。妈妈说:“先拿起两片粽叶交叉放在手掌上,然后折叠围拔成一个‘杯子’的样子,做出一个‘窝’。左手捏住底部,右手在下面放糯米,中间放馅料,最后把‘小杯’的‘盖子’盖上,用线把粽子缠上就大功告成了。”我按照妈妈说,先把粽叶弄成三角形,接着放一点糯米、馅料,做出棱角,正准备把叶子包上,可里面的糯米却开始“调皮”了,不是往上跑就是往下溜走。我开始急了,这时,妈妈来帮忙了。他用熟练的手法用棉线把粽子绑起来,放到案板上。粽子总算包好了!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蒸了一个多小时,我都快馋死了,锅里就散发出了迷人的香味!花儿在灿烂的微笑,鸟儿在欢快的叫,我的心情就像吃了蜜糖一样甜。吃完香喷喷的粽子后,妈妈就带我去看划龙舟比赛了。到现场后,一阵打鼓声震耳欲聋,最后五号龙舟以火箭般的速度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观众们发出一阵阵排山倒海的掌声。多么精彩的一场比赛啊!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端午节的习俗可真有趣,端午的味道,是难忘的回忆。

篇12、家乡风俗的作文六年级600字

罗夏岚

“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元宵节是我最期盼的节日。

天还没有黑,我就嚷嚷着要吃汤圆,爸爸只好依从,先给我煮几个解解馋。只见爸爸撕开包装。一个个汤圆争先恐后、你推我嚷地跌进热气腾腾的锅里,我透过锅盖观看着锅中的一切,一个个白白圆圆的“小胖子”在锅里自由自在地游着。沸腾的水宛如波涛般拍打着汤圆,突然“噗……”的一声,锅内叹气了,把我吓退了好几步。

我坐在餐桌前,焦急地等待着,终于我耐不住性子又故地重游了一遍,看着锅中的汤圆好像比刚才大了几倍,颜色也没之前那么白了。突然一个汤圆的“白肚肚”破了,黑不溜秋的芝麻线破“肚”而出,一瞬间原本干净的水顿时变成了染缸里的“脏水”。我赶忙把爸爸叫来,爸爸急急忙忙的跑来关了火,他把白嫩嫩的汤圆盛出来,端到餐桌上,让我享用。

我挖了一个汤圆,放到嘴边咬了一口,突然一种甜腻腻、软软糯糯的感觉在口中弥散开来,啊,那个味道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于是,我一口气把整碗汤圆全吃了。

我屁颠屁颠的跑到厨房,央求爸爸再煮几个给我吃,可是爸爸这次毫不领情,说:“到夜里才准吃。”“可是,我……我饿了。”我一副快要哭的样子。其实我说的饿了,也不可靠,不过是因为刚刚尝过,觉得还很好吃,而急于想再尝一次。可是爸爸却推辞说:“即使饿了也得等到大家一起吃。”

经过我一阵耐心的等待,汤圆总算来了,我狼吞虎咽地吃着,吃完了,我倚靠着椅子,肚子也成了一面小鼓了。吃完汤圆,我又陪爸爸妈妈一起去散步,打算好好消化一下。

元宵啊,好不热闹,好不红火,好不开心……但也好满足。吃元宵,“闹”元宵,“闹”出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

篇13、家乡风俗的作文六年级600字

饺子

彭嘉仪

我最喜欢吃饺子了,每次看到妈妈包饺子时都感觉特别有趣,很想自己也尝试一下。今天我终于可以学着如何包饺子了,心里兴奋不已。

首先,妈妈开始准备饺子馅。她把粉条煮熟切碎,再把鸡蛋煎好切碎,最后把韭菜切碎,然后把它们都放在盆里,撒上调料搅拌均匀,这样韭菜鸡蛋馅就做好了。接着,妈妈开始和面,她把面粉倒进碗里,加入少许水,用手揉来揉去,不一会儿,面粉就被揉成了团。然后她拽下一小块面团,用手搓成了细长条,她又用刀切成很多个小块,然后再拿出擀面杖,用擀面杖把小块擀成薄薄的圆片,这样准备工作便完成了。

我激动地说:“妈妈,快教我包饺子吧!我都迫不及待了。”只见妈妈拿起一个饺子皮,舀了一勺馅儿放在上面,她先把中间捏紧,再把两边也捏紧,动作非常熟练,很快一个饺子就大功告成了,这饺子的形状可真像我的耳朵呀!我看完后,心想:这也太简单了吧?小菜一碟。

我自信地拿起饺子皮,舀了一勺馅儿放在皮上。可是,我在捏两头的时候,怎么捏都捏不紧,馅儿都露在外面,而且样子扁扁的,看起来怎么也不像耳朵,倒像漏了气的皮球。我疑惑地问妈妈:“为什么我包的饺子看起来很扁。”妈妈笑了,“那是因为你包的馅儿太少了,看上去不饱满,样子也不好看。所以你应该多放点儿馅儿,用力把两头捏紧……”她一边说一边耐心地教我包饺子。

不一会儿,我就学会了,而且捏得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好看,真是熟能生巧啊!

终于饺子包好了,开始煮饺子了,过了几分钟,新鲜的饺子出炉了。吃着香喷喷的饺子,我心里特别开心,因为我学会了包饺子。

篇14、家乡风俗的作文六年级600字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一说到粽子,不管男女老少,嘴里都会生出一种糯糯的感觉,眼前就会浮现粽子的不同形象。

今天是端午节,自然是要吃粽子,我可高兴坏了。不过想要吃到粽子,第一步还是包粽子。我蹦跳着在妈妈身边,时不时低头瞧瞧妈妈手中的动作,墨绿的棕叶被卷成了圆锥形。里面挤满了晶盈的糯米粒,中间还夹杂着小小的、圆圆的豆子、花生、和甜腻的大枣。见我一直出现在身边,妈妈有些不耐,一挥手就把我推出了厨房。我巴巴的盯着玻璃门里面,要不是爸爸拉走了我,我的口水可要流到地上了。

我被压着呆在沙发上看了会儿电视,要知道,看电视这项活动,以前我可是“领头人”。可是今天,我被名叫“粽子”的姑娘塞满了思绪。看天空中的云彩,是她”;看水中的倒影是她”;看电视中的人物,也都变成了她……突然,一股由远及近的米香飘入脑湖,打断了我的思路。一根仿佛存在又虚无缥缈的弦一下子挑断了,我抓住一根藤似地缓缓走向厨房。那香味儿越来靠近我,映入眼前的是一大锅饱满的,像碧绿翡翠的大肉粽,个个散发着令我日思夜想的气味。

剥开了粽子的绿皮囊,见到了它的“庐山真面目”,米粒像一个个小胖子,充实着每一个缝隙;红枣脱了一层皮,炸了开来露出了里面的枣肉;花生也不再是硬邦邦的,变成了粉粉的。一切都与之前的没什么两样,只是没有想到,这粽子是金黄的。

桌上,除了堆成山的绿色粽叶,还剩下了一大碗绿豆粥,一口没动。我们一家子人坐在桌边,个个的肚子都撑成了大西瓜,倒是不想浪费粮食,但再不想,此时谁的肚里都是粽子了。

篇15、家乡风俗的作文六年级600字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国大约有600~700个城市,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方所,并且截然不同,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没有长得一模一样性格一模一样的人。

我的家乡位于板之乡——安徽舒城。这里的风俗文化各种各样各有各的特色。

在不同的节日会有不同的活动,在所有的节日中我最喜欢春节了,春节可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下面让我来一一讲解。

年前的准备

在过年的前几天大家就开始忙活起来了,打扫卫生这可和平常不一样了,为了迎接将要来到的新春节,每家每户都要把每一处细心打扫干净,接着就是制版年货,大家都在商场买新衣服,年货零食炮竹等,千万要切记,在年前要准备充足的食物,因为在春节这几天超市菜菜市场都不开门,大家还要贴春联,每一年都要换新的,让过去的不再回来。

除夕

刚到大年三十,大人们就从早忙到晚。贴春联,包饺子,放鞭炮等。到了晚上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饭吧,还会给孩子们发压岁钱,每一年多少都会有鱼,可大家却不吃,等到第2天吃,寓意年年有余。刚吃完饭,大人和孩子们就一起出去放鞭炮。等待春晚的播出……

拜年

在大年初一大家都会早起,穿上买好的新衣服和小伙伴家人们一起去拜年。一句“新春快乐!”就可以换来一把糖果,谁不愿意呢?拜完年后大家就成群结队的一起去烧香。求菩萨保佑自己和家人,好不热闹!

虽然热闹,但是却有许多事不可以做,不动剪刀、不拿扫帚、水不往外泼、不干农活、不借钱……

这便是书城春节的风俗怎么样?有趣吗?

(0)
元安作文小编元安作文小编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