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过春节作文600字(精选4篇)

篇1、家乡的风俗过春节作文600字

胡晨斌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一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习俗,从不千篇一律。而我的家乡安徽铜陵过年的习俗在细节上肯定会有所不同。

家乡的风俗过春节作文600字(精选4篇)

按照铜陵的老规矩,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到了这一天,孩子们可以自由的玩耍,无拘无束。而大人们呢,就没有孩子们这么悠闲了。大人们会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食材,用于做过小年的饭菜。

过小年的大餐一般在中午或晚上举行,其菜品的丰盛程度几乎不亚于除夕夜当晚的年夜饭。说完了腊月二十三,再说说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吧。

除夕,顾名思义,就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到了这一天大人们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和大人们不同,孩子们却是悠闲。在当天,大人们为了图吉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所以孩子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除了一些孩子做了一些“上房揭瓦”的事,不然是不会拿皮带“爱护”还子的。

到了晚上,一大家子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孩子们一边吃着美味丰盛的佳肴,一边收着来自大人们的红包,那感觉别提多爽了。全家吃完饭,在之前都会到院子或广场放烟花。“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竹既像灵活的精灵,稍纵即逝。又像一头巨大无比的大象,声响巨大。人们带的爆竹不知不觉地放完了。这是人们就会闲聊两句之后依依不舍的回家。在笑声中看着春晚就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过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这一天的习俗是看花灯、吃元宵和猜灯谜。元宵节的结束代表着这十多天盛典的结束,载着全中国人民的梦想离开,让全国人民在新的一年扬帆起航。

这就是安徽铜陵的春节,热闹而又喜庆。

篇2、家乡的风俗过春节作文600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到春节的时候,人们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这首诗。下面请和我一起来看看,我在春节会做什么吧!

大扫除、贴春联。腊月二十八这一天,人们都会贴春联、窗花,挂灯笼、大扫除,我家也不例外。我们总会回到爷爷奶奶家干活。爸爸踩着梯子贴春联、给大门刷上新油漆,妈妈和爷爷在一旁帮忙指点,春联还是我爷爷亲笔写的呢!奶奶在扫地,哥哥在……总之,爷爷奶奶的家被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布置得漂漂亮亮的。

放鞭炮。大年三十终于到了,晚上,我和表姐在爷爷奶奶家的院子里放鞭炮。表姐把一串鞭炮放在地上,取出打火机,小心翼翼的点着,只听“噼里啪啦”一阵响,我捂着耳朵、尖叫着又蹦又跳。我们接着放烟花,当烟花飞上天空,我抬头看着一朵朵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着她们美丽的“笑脸”,再看看表姐兴奋地通红的小脸,感觉真是幸福极了。

拜祖先、吃饺子。放完烟花后,饺子也正好煮熟了,看着热气腾腾的饺子,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可是吃饭前要先拜祭祖先的,我只能忍着馋虫老老实实的跟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焚香叩拜。拜祭过祖先,奶奶一声令下:“吃饭!”我马上风卷残云的吃了起来。不一会儿,饺子就被我们一扫而空了。奶奶做的饭可真好吃呀!

守年夜。吃完饺子,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也开始了,我们全家围坐在电视机前面,吃着水果、嗑着瓜子看春晚。贾玲演的小品《一波三折》逗的我们哈哈大笑;上海舞蹈学院的大姐姐们跳的《朱鹮》让我们拍手称赞;岳云鹏和孙越演的相声又让我们连声叫好……

春节的习俗让春节年味十足,我喜欢春节的习俗,喜欢过春节!

篇3、家乡的风俗过春节作文600字

六(1)班翟雨婷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老百姓心中最隆重的节日。在我的家乡,春节就是一盏盏红灯笼、一副副春联、一朵朵烟花、一张张欢乐的笑脸……

大年三十到了,一大早,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红灯笼,那红光耀眼极了,仿佛在宣告节日的来临,给美丽的城市增添了一份喜庆。大人们忙着做年菜,孩子们去买自己喜欢的烟花,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

中午,人们纷纷把新买的春联贴到门上。“贴春联”这个习俗的来头可不小,春联源于桃符,王安石诗句中的“新桃”和“旧符”指的就是它。渐渐的,桃符演变成了春联。贴春联这一习俗也从明朝开始盛行,据说明朝皇帝朱元璋十分喜欢大户人家每逢春节贴春联,便想推广,于是要求金陵的所有人家都要将春联贴在门上,有一户人家因为事务繁忙忘了贴,刚好被微服出巡的朱元璋看到了,他亲笔题写了一幅送给他们,这户人家就把这“限量版”的春联珍藏了起来,至此以后,人们都在春节贴对联。春联的贴法也很讲究,上下联位置不能贴错,如果横批从左往右写,上联就贴在右边,反之则贴在左边。它不仅是我国语言魅力的独特形式,还是一个家庭对新一年的美好期望。

夜幕降临,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到了,他们纷纷下楼,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开始燃放。烟花的种类可多了,孔雀开屏、百花齐放、火树银光……看得人眼花缭乱。

放完烟花,就到了守岁的环节,在这个晚上,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全家人都聚在一起,看春晚吃夜宵,为的是让父母健康长寿,家人幸福平安,一时间,欢声笑语充满了屋子……

春节的习俗真有趣,挂灯笼、贴春联、守岁、放烟花……不仅营造出了欢乐喜庆的氛围,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篇4、家乡的风俗过春节作文600字

春节前夕,我和我的父母决定到崇明一一我的家乡,去感受一下过年的味道以及家乡的风俗。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崇明也不例外,过节时也有不少独特的民风民俗。每逢过春节的时候,崇明乡下的农家可离不开糕。崇明有一句民谚:“有钱没钱,蒸糕过年”。腊月刚刚过半,家家户户便忙着磨粉,然后再在灶头上架起蒸笼,将糯米粉和粳米粉按一定的比例用开水揉和,待成为手捏成团、落地能散状时,渐次放入笼格内用旺火蒸制。糕要蒸得细腻,往往用“掼”的办法,就是将蒸熟的米粉用蒸布包好,两个人拎起来,抛向上方,又用力掼到桌子上,这样多次反复,米糕就能掼得又粘又结实。这样,美味的崇明糕就做好了。每年春节我都会回到家乡,品尝这令人垂涎欲滴的人间美味——崇明糕!

腊月二十三等到夜幕降临,人们又唱又跳,一些老人家会在家里的灶头上贴了一张用红纸印的灶神爷像,在像前点上两支蜡烛,屋里灯火通明,香烟缭绕。赤豆饭、圆子、豆腐、茨菰等供灶神享用的祭物逐一摆上。全家上下按辈分大小逐一跪倒叩头,最后将灶神爷像与纸锭一起火化,以示上天。祈求来年全家平安。

大年初一睁开眼,除了压岁钱,还有意外的惊喜:孩子们的床头都会多出一双崭新的芦花蒲鞋,这都是勤劳手巧的奶奶在陈年里给孙辈们赶制的,毛茸茸的芦花蒲鞋虽然看上去有些笨重,但它的保温性极好,脚往鞋里一伸,顿时从双脚一直热到全身。每年春节,我的奶奶都会给我准备一双实用又保暖的蒲鞋。

以上就是崇明的过节风俗,是不是非常的别具一格?然而,无论何地的过年风俗,表达的寓意和对新年的期盼都是不会变化的。

(0)
元安作文小编元安作文小编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