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骆驼祥子人物分析1000字
老马是《骆驼祥子》中的一个次要人物,虽然只出场过两次,但在作品中有着独特的作用。
第一次出场是在虎妞逼婚后,祥子感到非常惶恐,他在拉车之余走进了小茶馆,亲眼目睹了各种各样的车夫闲暇时的生活状态。就是在这里,他第一次遇见老马祖孙。老马进来后刚坐下就晕倒了,在茶馆老板、其他车夫和祥子热心的帮助下,老马醒了过来,并与祥子结缘。“‘哎,劳诸位的驾!’说的非常的温柔亲切,绝不像是由那个胡子拉碴的口中说出来的。”“他脸上虽然是那么厚的泥,可是那点笑意教大家仿佛看到一个温善白净的脸。”老马的善良和不幸,使祥子由衷的为他难过,并由他想到了自己的未来,心中不由自主的产生了疑问:难道不管怎样拼命努力都不能取得成功吗?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可是老马祖孙的到来让他对自己的追求感到了迷茫。这里,作品写善良的老马得到祥子的帮助,是用老马的善良无助衬托祥子的善良,是用老马的悲惨遭遇预示祥子的悲惨遭遇,是对祥子这个人物形象的一个很好的补充,是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第二次相遇是在祥子经历三起三落、对生活失去信心、逐渐走向堕落后,求助于曹先生,希望他能帮助自己。曹先生同意让他与小福子一同到他那里工作,于是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开始寻找小福子,在路边遇到了老马,此时他已不再拉车,改作了小贩,虽然还是那么和气,但身体却大不如前了,眼圈红红的,腰也更弯了。祥子在与他交谈时得知了小马去世的噩耗和老马对生活的不满,甚至有些绝望了,他认为他以前相信的东西都是没用的。生活并不是好人有好报。正如书中写道:“谁不是那么想呢?可谁又混好了呢?当初,我的身子骨好,心眼好,一直混到如今了,我落到现在的样儿!身子好?铁打的人也逃不出咱们这个天罗地网。心眼好?有什么用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并没有这么八宗事!”“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看见过蚂蚱吧?独自一个也蹦得怪远的,可是叫个小孩子逮住,用线拴上,连飞也飞不起来。”作品用通俗易懂的比喻,生动形象的揭示了当时社会个人力量的渺小。“飞不起来的蚂蚱”正是老舍对祥子个人主义的批判。老马的再次出场进一步体现了社会的黑暗与不公,作者也借此向车夫圈内发出了共同抗争的呼唤。此外,正是他们的第二次相遇,老马告诉了祥子白房子的相关情况,以及小福子所在的地方,这才有后面祥子寻找小福子的情节,从而推动故事不断向前发展。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老舍安排祥子与老马的两次相遇,是用人物来衬托人物,是用个体来暗示群体,在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引发人们对人物悲剧产生原因的深深思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老马其实就是另一个版本的祥子,是所有车夫们的悲惨命运的一个缩影,更是底层人民悲惨命运的写照。不管他们多么善良、多么努力、多么要强,只要那个黑暗的社会存在,他们都是无法靠自身摆脱其宿命的,也注定是没有好结果的。这就从深度和广度上把旧社会“吃人”的本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许就是老舍安排老马只出场两次的匠心之所在。
篇2、骆驼祥子人物分析1000字
祥子和阮明是间接关系,也是出卖和被出卖的关系,但他们都与曹先生有交集:曹先生跟阮明是师生关系,跟祥子是主雇关系。透过祥子与阮明的出卖与被出卖的关系,我们究竟能看出一些什么呢?
曹先生与祥子因坐车而相识,他觉得拉车的祥子可怜而又上进,所以雇佣了他,并对他很好,祥子也对曹先生有了感情,而曹先生的学生阮明因为轻看学问,而慢慢习惯于懒惰,想不用任何的劳力而获得大家的钦佩与爱护;整天忙于社会活动和吃喝玩乐,功课不及格。他认为他和曹先生的革命思想是先进的,凭着这方面的关系要求曹先生让他及格,曹先生没有答应,阮明便到党部诬告曹先生是“乱党”。祥子为此受到影响——曹先生被通缉时祥子正好拉着曹先生,并碰见了抓曹先生的孙侦探,孙侦探抢走了祥子积攒的血汗钱;曹先生也因遭通缉逃离北京,祥子只得回到人和车厂,和虎妞结婚。所以祥子遭孙侦探敲诈,阮明是有责任的。也许祥子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后,对阮明产生了反感,为了报复他,也为了替曹先生出气,更是为了得到六十元钱的私利,出卖了阮明。这种可能可以从小说的结尾部分,祥子堕落的表现当中找到依据。
祥子出卖阮明时,他已经堕落得很厉害。当时社会处于军阀混战的动荡不安中,并没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而且像阮明这样的革命领导者偏于懒惰,不积极进取,不和底层民众的团结一心,造成了祥子这样没有了出路的积极忠厚的底层劳动人民的堕落,社会的不公令他们学会了背叛和出卖。阮明为钱,出卖思想;祥子为钱,接受思想。阮明知道,遇到必要的时候,可以牺牲了祥子。祥子一开始并没做过这样的打算,可是当他堕落后就为了钱而出卖了阮明,导致阮明被杀害。
“必要的时候可以牺牲祥子”是阮明作为高层的革命者却不懂得团结底层劳动人民、自高自大的表现。他革命的动机不纯,在他眼里,像祥子这样的劳动者只配给他做宣传工作,而不是真正的发动群众,向旧世界宣战,解放他们。他的真正目的是利用祥子拿到更多的经费,做更大的官。这种思想决定了阮明的悲剧命运,最终导致自己被祥子等劳动者抛弃或出卖。阮明背叛了曹先生而祥子出卖了阮明,其实就是一种因果报应。祥子的堕落,阮明的覆灭,都与这种出卖和被出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当时整个社会风气的一种折射,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益关系,缺乏真正的信任。这一点,从刘四与虎妞、二强子与小福子、虎妞与祥子,以及祥子与小福子之间的关系中体现的非常明显,不论是父女关系,还是夫妻关系(恋人关系),他们的关系的实质都是自私自利的,毫无亲情、爱情可言,更不用说师生关系与一些间接的关系了,曹先生和阮明的被出卖,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世风的污浊,说明在当时人人自危的社会里人们是逃不出黑暗泥沼的,他们的悲剧,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小说中各色人等的命运都证明了这一点。
篇3、骆驼祥子人物分析1000字
“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这是作者感叹穷苦人家因大雨致病无法糊口所使用的结语。《骆驼祥子》已看过许久,不曾细究其中的深意,这是我唯一记住的话。
现在再回想,发现仅一句话就含蓄表达了许多内容:雨下得是时候,能让高粱长得更壮,让农民叫绝;不是时候,能于无形中致病,让穷人变相丧生。看似是雨没有公道,细想却发现雨一直是无好坏之分的。若是旧社会有公道,雨不会只带来苦难;但偏偏旧社会没了公道,雨不论怎样都下不出朵正义的花。
是不是从老舍落笔的那刻起,人物们的命运就被决定了呢?在旧社会,那双大手又会塑造出怎样的人呢?我尝试从书中找到答案。
一、有志青年的堕落——祥子
祥子,本书的主人公。所有情节都围绕他从农村来到城市后的悲惨经历展开。作者有意不先写“骆驼”这个绰号,而说明祥子是农村人,就暗示了他在“套路多”的城中注定不会过舒坦。
首先,祥子是个有志青年。能吃苦、肯上进,理智对待欲望,懂得他想要的只是一辆独属于他的车。一辆车在他看来是经济上、身心上的自由。为此,他总在干苦力,被暴雨淋病了,不肯吃药浪费钱;独自一人,不与其他车夫相交……没有几人能像祥子一样,从农村到城中打拼,不被城中表面的繁华世界所迷住的。
其次,祥子是一个从未受过教育的劳动阶层。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在争取,却不知道如何选择正确的道路。军阀混战,他一心挣钱,被人抓去当了壮丁;高妈劝他去存钱,他却把钱死攥在手中,被孙侦探骗去攒了整整几年的买车钱;虎妞难产时他没有换钱送虎妞去医院,却卖车给她置办了丧事。
正因为如此,祥子对事情认定一生也不会改变,才一错到底。人生的三起三落,无疑将他的弱点最大化。在起伏之间,将他积极乐观的心逐渐击垮,他曾所厌恶的行为也统统发生到他自己身上。到最后坏事越做越越多,他的人生也就越来越失败、越来越堕落,最后只能靠着红白事混日子。
祥子的人生绝不是个例,它影射了当时有志青年的悲凉境地。害,谁又斗得过城中的豺狼呢?
二、剥削阶级的悲欢离合——刘四与虎妞
首先,刘四和虎妞是典型的剥削阶级,正是那城中的豺狼。他们不顾他人意愿,一味地用华丽的语言误导他人,来达到自身目的并从中获利。自私、薄凉是他们的代名词。刘四瞧不起祥子、虎妞瞧不起小福子,却依然与其相交,在表面上同情他们。刘四甚至在得知虎妞骗婚祥子后,也为了利益与面子,抛弃了那个因他浪费青春的女儿。
再来看,两人也有可怜之处。刘四年少当混混,后来当车厂老板,再到最后女儿难产而死,孤独一人游历四方,谁能保证他一直幸福呢?虎妞被刘四拴在车厂,浪费了青春,导致没有男人敢与她过日子,刘四不曾过问一次。骗婚祥子,两人阶级不同导致观念不同,这婚姻注定无法和和美美。
三、劳动阶级的任人宰割——小福子、二强子
小福子一生被不负责任的爹和两个年幼的弟弟死死拴住。重男轻女的封建观念和不会说“不”的懦弱性格,使她的生活徒添无奈。她连被虎妞利用都显得心甘情愿,这只因为她想有个说话的伴儿。最后便因多方的压力吊死在了树上。在她死后,作者写到了一个与小福子同住的女孩对小福子的看法,使小福子的形象更加立体。那个女孩认为小福子比同住的其他人的生活好太多,不明白她为何要寻死。而作为读者的我们已明了:强硬的索取、无知的偏见、存心的利用、繁重的劳动,正是那重男轻女社会中架在女性脖颈上的利剑,逼着女性走向死亡。
二强子,众多车夫中的一个。他所染上的酒瘾、家暴使他更加堕落,把女儿卖了换车继续喝酒,清醒后内心愧疚,却还因酒瘾继续强迫女儿给钱。反复如此,也是小福子死因中的一个原因。然而,旧社会的压力与苦难压得他喘不过气,在当时看来,也只有酒精才能麻痹他的神经,使他不再想这些苦难了吧?
“旧社会是一个无底黑洞。”所有人都这样说。
明知道它只有坏处,却无法脱身,只能一步步地看着自己如何走向堕落与苦难,如何迷失自己,有志青年这样说;明知道利益后面一定有陷阱,却只能被欲望驱使,看自己怎么成为一个社会的牺牲品,剥削阶级说;明知道它背后的苦难,却只能被迫接受,没有指望地活着或死去,劳动人民这样说……
从此我们可以看出,旧社会会塑造出不同阶级、不同思想、不同经历的人物、但结局大多是一样的。就像雨或许是没有公道的,但实质上是无好坏之分一样。
没有公道的旧社会啊!可悲,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