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写作,我将分享三篇不同风格的《端午节作文400字免费》范文。希望能为各位提供写作思路上的参考。
篇一:浓浓的端午情
端午节,一个承载着历史厚重与文化底蕴的节日,在我的家乡,总是被赋予了浓浓的情意。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富的节日食俗,空气中弥漫着粽叶的清香,那是属于端午节的味道,也是童年里最美好的记忆。
清晨,我被妈妈叫醒,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夹杂着粽叶的芬芳。厨房里,妈妈正忙碌着,锅里煮着香喷喷的粽子,一个个饱满的粽子在沸腾的水中翻滚,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今年,妈妈教我包粽子,我笨手笨脚地学着她的样子,将糯米、红豆、咸蛋黄小心翼翼地包进粽叶里,再用细绳扎紧。虽然包出来的粽子形状不一,大小不一,但心里却充满了成就感。这是我第一次亲手包粽子,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午饭时间,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聊着家常。窗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一派祥和的景象。爸爸讲起了屈原的故事,他慷慨激昂的讲述,让我对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仿佛看到了屈原投江的悲壮场景,也更加理解了端午节的意义。
下午,我们全家一起去了附近的公园,参加当地的龙舟赛。锣鼓喧天,呐喊声震耳欲聋,龙舟在水面上飞驰,划出一道道美丽的波纹。运动员们奋勇争先,挥洒着汗水,展现着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我被他们勇往直前的精神深深打动,也感受到了端午节的激情与活力。
傍晚,我们全家一起在院子里赏月,月光如水,轻柔地洒在我们的身上。我们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聊着今天发生的事情,感受着节日的温馨与快乐。端午节,不仅是吃粽子、赛龙舟的日子,更是家人团聚,感受传统文化的日子。浓浓的端午情,温暖着我的心房。
篇二:记忆中的端午
记忆深处,端午节总是与一股清香联系在一起,那便是粽叶的清香。儿时的端午,是充满期待和惊喜的。凌晨,朦胧的睡意中,便能闻到从厨房飘来的阵阵粽香,那是妈妈忙碌的身影在厨房里挥洒汗水留下的味道。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包粽子,大人们熟练地将糯米、红豆、花生等馅料包裹在青翠欲滴的粽叶里,再用细绳扎紧,一个个饱满的粽子,像一个个小小的宝藏,蕴藏着节日的喜悦。我常常会缠着妈妈,央求她教我包粽子,虽然笨手笨脚,包出来的粽子歪歪扭扭,但妈妈总是耐心地指导我,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那时的粽子,不仅仅是食物,更是母爱的象征。
端午节那天,除了吃粽子,我们还会去河边看赛龙舟。鼓声震天,划桨声有节奏地回荡在水面上,龙舟如离弦之箭般向前飞驰,激起层层水花。岸边的人们呐喊助威,气氛热烈非凡。那时的我,虽然不懂得龙舟赛的意义,但也被这热闹的场面深深吸引,感受着节日的活力与激情。
傍晚,我们一家会围坐在院子里,吃着粽子,赏着月亮。月光如水,洒在我们的身上,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那时,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但一家人的陪伴,就已经足够了。记忆中的端午,是简单的,朴实的,但却充满了爱和温暖。如今,虽然生活条件改善了,但那份记忆中的端午情,却永远珍藏在我的心里。
篇三:追寻端午的文化印记
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节日,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缩影。它承载着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对传统习俗的传承。
今年的端午节,我特意去博物馆参观了关于端午节的展览。展览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粽子,从传统的咸肉粽到创新的甜粽,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我还看到了古代的龙舟模型,以及各种与端午节相关的民俗用品。通过这些展品,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端午节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它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中的独特表达方式。
展览上,我看到了许多关于屈原的文物,他的诗歌和故事,让我深刻感受到他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他宁死不屈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也是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日子。
此外,我还了解到端午节的许多民俗活动,例如赛龙舟、插艾草、挂菖蒲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活动,更是一种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插艾草、挂菖蒲则体现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祈愿。
通过这次博物馆之行,我不仅对端午节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是丰富的、深邃的,它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去传承和发扬。追寻端午的文化印记,也是追寻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让我们在传承中感受历史的厚重,在传承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希望以上三篇范文能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