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观后感800字(精选7篇)

篇1、绿皮书观后感800字

“有钱的白人付钱让我为他们弹钢琴,因为这让他们觉得有教养。但一旦我走下舞台,我就会回到他们身边,成为另一个黑鬼。因为那才是他们真正的文化。我独自承受着这一点,因为我不被我的人民所接受,因为我也不像他们!所以,如果我不够黑,如果我不够白,如果我不够男子汉,那就告诉我,托尼,我是什么?!”这是《绿皮书》中我最震撼的一句台词,让人真真正正的明白了黑人在当时社会处境之艰难,雪利唐作为一个优秀的钢琴家却不被尊重,他为了黑人的地位而一人默默为之努力,但没有多大变化的迷茫彷徨。

电影《绿皮书》讲述的是20世纪60年代,一位黑人钢琴家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情况下前往南方巡演的故事。为了避免一系列的麻烦,黑人钢琴家找了一个白人混混做司机。绿皮书”的作用是一部指引黑人在当时的社会哪些地方能去,哪些地方不能去,所谓的一部给黑人出行提供“便利”的一本书,没有绿皮书黑人寸步难行,其实绿皮书代表了当时的黑人举步维艰的社会地位。绿皮书是当时黑人外出旅游的生命线。

绿皮书观后感800字(精选7篇)

在电影中,雪利唐外出巡回演出,遇到许多不便,处处显露出白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在一个贵族的邀请下,唐来到贵族的庄园演出,可是表演完一段时间想去上厕所,本来庄园里有厕所而贵族却告知唐,他不能进去,他的厕所是一棵树的后面,而唐不愿被羞辱只有让托尼开车回旅馆上厕所,这其中来回要花费1个小时,让人愤怒。之后,在一家贵族餐厅里表演,餐厅为唐准备的衣帽间实为杂物间,也不准唐在餐厅中的用餐,餐厅经理也从心中厌恶黑人,并且旁敲侧击的告诉唐你可以去旁边的黑人酒吧去用餐然后回来演出,处处透露出羞辱之意。

在这段旅途中,托尼和雪利唐互相影响。托尼从最初的种族歧视者变成一个维护黑人权益的白人。从最初家中有黑人来检查,用过杯子被他嫌恶的扔掉,到之后因为唐被人羞辱而对人大大出手最后和唐成为一生挚友。而唐也因为托尼的影响从一个高高在上的贵族公子变得有人情味。

整个电影富有人情味,充满了温情和爆笑,而其中反应的社会现实也引人深思,种族歧视何时才能真正的消失,人生来平等,何来高人一等之说!

篇2、绿皮书观后感800字

陶思颖

初一的时候开过一次以“青春的绿皮书”为主题的班会课,因而在听到电影名的时候,脑中第一所想的,便是青春少年有关的校中场景。

电影刚开始,托尼在人群杂乱的酒会中,靠着自己的身手与头脑,小赚了一笔。不算温和的长相,中等的身材,是个为了生活四处打零工的男人。他的家庭美好幸福,家中也会聚着一大桌的亲戚,吃喝之中,疏散一些烦恼。

托尼作为白种人类,内心是排斥黑人,自己的妻子给两位黑人喝水,那水杯便扔掉。有着自己的性子脾气,语言尚不大雅,却因赚钱,为一个黑人钢琴家做司机,送他往南,在并不多重要的地方为贵族名流演奏,顺途改变了对黑人的态度。

这部电影围绕白种人对黑种人的厌恶态度展开,围绕着唐这个黑人音乐家对自我身份的迷茫所发展,一点点的叙述。黑人似乎总有着特殊的待遇,进餐厅吃饭,步入社会打工,甚至是简单的如厕,都会有另外的一处地方。“这是我们俱乐部的习惯”,自很久以前到很久以后,黑人的待遇都是如此。即使是被邀请的嘉宾,即使是很有名的乐手,www.yuananren.com都因肤色,有不一样的看法。只是在路上走着,旁人便投来或好奇或鄙夷的目光,哪怕没有恶意,也足使人不舒服。这是人一直的习惯、态度,要改变是非常艰难。即使是被邀请作为钢琴家弹奏,也只不过是使听的名门贵族产生一种优越感,表面上的尊重。

电影中给我触动很大的是托尼在刚入职那会儿,负责人给了他一本《黑人司机的绿皮书》,书中记录了黑人能到的各个区域,居住的酒店,餐饮的场所。对于我来说,没有丝毫用的书对黑人却很有帮助,而这书中所列的场所也是简陋不堪,唐穿着西装混入其中,刺眼而孤独。他有着极优秀的礼仪规范,言谈举止,但也并不快乐。托尼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在黑暗中奔波,像个“黑人”,社会上的那些人,又有多少混在黑暗中,似黑而更黑。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黑暗面,不能仅仅因为肤色而歧视他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性格,但最终却又能彼此生活在一起。

就像电影最后唐到橘鸟酒店与黑人一同弹奏,就像唐到托尼家过圣诞一样。每个人都有享受平等对待的权利,每个人都有追求光的权利。

篇3、绿皮书观后感800字

八(20)邵士齐

在五十多年前的美国,种族歧视无所不在。虽然南北战争后美国通过了废奴令,但人与人之间的沟壑,又岂是一纸条文能够消除的?

就是在这么一个环境下,《绿皮书》的故事开始了。一位生活在美国北方的富裕黑人音乐家谢利,与一位并不是那么富有的白人“小混混”托尼,在当时,这是一个奇妙的组合。钢琴家想要去南方巡演,想要打破这种种族歧视,打破这种偏见与不公正,并且告诉那些南方的种族歧视者:原先受歧视的黑人,也可以爬上枝头,也可以成就光辉的人生!

于是,音乐家怀着这样的梦,带上了托尼,前往了充满种族歧视的南方。

他们终于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南方对黑人的歧视是根深蒂固的,所谓饭厅里“不接待黑人”的“规矩”,又只是一种新时代的种族歧视。

谢利是愤慨的。他面对着种族歧视的白人在游泳池大打出手,还遭到了两个白人警察的虐待,托尼联系了州长事态才得以平息。谢利不理解:同样是美国,为什么差别这么大?所谓的“公正”“民主”“自由”为什么到了黑人身上就变成了“压迫”“虐待”“歧视”?

托尼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保护好了谢利。但他不理解,明明这位音乐家已经这么富裕,还要追求自己的权利?他告诉谢利:“你不是住在光鲜亮丽的城堡里吗?为什么你还要闹出这么多麻烦?”

谢利的回答出乎意料。他哭着回答:“是啊,托尼。我住在这座城堡里,但是孤身一人!”

于是我又想起了影片中的一幕:两人的汽车抛锚了,停在了广阔的农田旁。农田里的黑人在辛勤地劳作。田地里的黑人看到车上下来的黑人谢利,身着西装,衣冠笔挺。两个黑人的目光交集,老黑人的眼神里透露着无奈。

同样是黑人,为什么你就不用受到白人的压迫?

谢利不知道。他只知道,世界上还有许多不平等。而破除这种不平等,可能需要好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不懈努力。

在平安夜的前夕,谢利将托尼送回了家,与家人团聚。托尼早已摒弃了些许对黑人的偏见,也懂得了许多。

谢利与托尼,或许就是那个时代消除不平等的最好佐证吧。

篇4、绿皮书观后感800字

这个寒假,我观看了美国的一部电影,就是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大奖的《绿皮书》,剧情使我感触颇深。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白人托尼因为酒吧封停失业了,无奈之下他被聘用为世界上优秀的爵士钢琴家唐开车。钢琴家将从纽约开始举办巡回演奏,一路上俩人之间一段跨越种族、阶级的友谊的故事。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民族、团结和谐的国家,无法理解美国旧时代种族歧视的痛苦。但影片中的很多剧情让我们越来越深刻体会到那种歧视的无知与可怕。

托尼迫于生活,向现实低下了头,成了钢琴家唐谢利博士的司机,陪他踏上了南下巡演之路。

开车一直南下,从城市至农村随地点的不断转移,而歧视黑人的氛围也越来越浓重,这时绿皮书就越来越重要。与其说它是一本黑人生存指南,不如说是社会歧视黑人的一种表现。

里面的内容让人无奈,但又充满着善意。上面标注着黑人可以去的旅馆,可以进食的餐厅,可以购物的超市。即使如此,也依然体现了社会对黑人的歧视。

这本书俨然像部严肃的法律。黑人就是不能往进高档的旅馆,只配住进脏乱差的旅店。对白人而言,黑人唐谢利只是一个可以消遣娱乐的工具。从他离开琴凳那刻开始,一切的掌声与赞美与他无关,他只不过是个“低贱的老黑”。

听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这是个悲惨的故事?其实不尽然,其中也充满着温馨与快乐。

在南下的旅途中,托尼渐渐被唐的才华所吸引,更了解了唐的不同,喜欢思考,追求平等。

发光的灵魂不会因为皮肤的颜色而失去光彩。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说托尼对唐来说是带给他温馨,那唐带给他的则是思想的一次洗礼。

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禁想起《唐人街探案一》中思诺问秦风的一句话“一张纸怎么立起来?”折一折便立了起来,一面为阴,一面为阳。暗示着万物皆有两面,而人更是如此。

有的人生来位高权重,有的人生来便是白人,可外表真的这么重要吗?更重要的应是精神与内在。

再华丽的外表也有衰落的一天,再富有的财产也败落的一天,只有内在与精神可以永存。

我庆幸我生长在一个生而平等的国家,没有种族歧视,没有阶级压迫,一切梦想都可以靠自身努力去实现!

篇5、绿皮书观后感800字

徐昊辰

作为第92届小金人获奖电影,不看他个两三遍,一定是对不起《绿皮书》这部电影的。幽默的反转与现实的残酷完美地呈现在每个人的眼前。而电影中的金句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

一、他们的出身,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20世纪的美国,虽然黑奴已经没有了,但是地位的不平等依旧深深地刻在了美国白人的DNA中。身为黑人的唐。雪利博士可以说是黑人中的贵族,一身西装革履,举止文明,语气优雅,每一个动作都像是事先由技术指导过的一样,但是他的这一切,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无法改变他一个黑人在白人眼中的形象。整部电影的角色在白人眼中都应该倒转一下,白人应舒舒服服地坐在后座上,黑人才是司机。说得夸张一点,他连做司机都不配。电影中拿唐。雪利博士与普通黑人一对比,就能明显感受到别的黑人心中的愤怒,但是他们就是黑人。命运面前,你猪狗不如。

二、只有天赋是不够的,你还要有努力的勇气

这句话可以说是电影中的点睛之笔。为什么唐。雪利博士虽是黑人,但他活的比一般白人还好。被无名警察抓了,可以请总统来保释他。为什么?就因为他的钢琴弹得太好了。但是别人为何弹琴弹得这么好,还不是因为他三岁开始就练琴了。而我们呢?在玩过家家。这句话完全概括了当今世上大部分青年的表现。他们嘴上天天说着多么伟大的话,这就是所谓的天赋,但是你可以发现,即使一个月过去了,这些青年依旧还是只是说空话。用热门语言概括就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没有一点改变的想法。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再反观白人世界,即使自己的人格高高在上,也不免要分三六九等。男主人公托利虽然是白人,但是他的世界是痛苦的,黑暗的。他没有选择的权利。他以卖命的生活态度去面对生活,以幽默化解生活的危机,但是他心中没有不平等的人格。他十分真诚地去看待唐。雪利博士,就只是分为人和人。两个人的性格很不投机,一个随和,一个刻板,但正因为性格的不同,才会有更长的友谊,正因为性格的不同,才会更在乎,更容易接受。

《绿皮书》不仅是本书,也是人生路上的启示录。

篇6、绿皮书观后感800字

施?涌

很久之前,我就在腾讯视频上见过《绿皮书》,评分9。1。很想看,却没有会员。只能看着金灿灿的9。1,和一个封面。没想到今天让我如愿以偿,看到了《绿皮书》,龚老师果然是永远滴神。

电影背景是1962年的美国,众所周知,美国有白皮肤的人,黑皮肤的人,黄皮肤的人。

白种人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黑种人是早期美国抓来的俘虏,是仆从类的低贱人种,所以白种人普遍看不起这种人。

唐・雪莉是美国的黑种人,著名钢琴演奏家,托尼是美国的白种人,一开始也看不起唐・雪莉,只是为了金钱罢了。但他们一起生活了两个月后,托尼变得一视同仁,把唐博士看成了自己的亲兄弟一样。

唐・雪莉从只吃健康食品到吃1962年的肯德基;从刀叉吃东西到双手啃食;从素质极高到乱扔垃圾;最后甚至和托尼互换身份,成了托尼的司机。是托尼的真实豪放感染了唐博士。

圣诞节时,某个餐厅邀请唐博士为他们弹奏钢琴,可那个餐厅却不给黑种人服务,甚至让唐博士去外面吃完饭再进来表演,或是在更衣室用餐。这惹恼了唐博士,托尼真想对餐厅经理出手,唐博士及时制止,并决定离开的地方。他们来到了一个小酒馆一起喝酒。正好酒馆的前面有钢琴,就上去露了一手。虽然不是“施特威”牌子的钢琴,但乐曲一样出神入化。乐曲结束,发出了整片电影中第一次微笑。这难道不是改变吗?人活在世上,总要为了感情、知识、同情等东西而做出改变,从而活得有意义。这部电影正是想告诉我们这一点。

电影对我们的语文学习也有很大的好处。比如在刚进小酒馆时,作者就埋下了伏笔,唐博士在付钱时,露出了很多的钱,早就被几个人盯上了。后来果然有人埋伏在车后,准备偷袭他们。可被托尼一眼识破。这里两人形成对比,反衬出托尼的胆大心细。本片电影还有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了说明唐・雪莉和托尼关系之好,欲扬先抑,先写他们中途发生了很多的争吵,以及价值观的不合。

以上就是我的感想,如此高分的电影,里面蕴含的深奥之处当然不仅如此,有机会我一定还要反复观看。

篇7、绿皮书观后感800字

八(8)祁煜

“他是怎么做到笑着跟他们握手的?因为消去成见,需要勇气。”

――题记

在老师的强烈推荐下,我看了《绿皮书》这部名著的电影。

看完电影,我越想越觉得眼熟,这不就是美国版的《傲慢与偏见》么?

的确,阶级的差异所引发的偏见,往往会造成人与人之间极大的隔阂,即使是夫妻也不例外。

《绿皮书》这部电影的主角正是这样:Tony・Lip,自小生活在纽约某一街区的意大利裔白人。Don・Shirley,混迹贵族圈的天才黑人钢琴家。没错,这部电影的人设就是如此与常人的思想不符,它打破了我们对黑、白种人的刻板印象,更让观影者们直观地感受到这部电影的与众不同。

不难发现,在电影中,Don・Shirley先生的身份是十分尴尬的。论天才钢琴家讲,他是贵族圈中重要的一员;但是一下台,他那黑人的身份又会使他如过街老鼠一般,人人看不起他。而且,不光白人歧视他,连别的黑人都视他为“异类”。在电影中,Tony・Lip驾驶的车在路上抛了锚,只能停下来修理。身着礼服的Don・Shirley先生走下车,却看见对面的田地里正在劳作的黑人奴隶像在看怪胎一般地看着自己。

在种族歧视事态极为严重的南方腹地巡回演出,Don・Shirley先生不免遇到许多麻烦:他来到演出地点,想要上厕所时,却被人阻止,更有甚者,指着一片小树林,让他到那里“方便”;他在商店看上喜欢的西装时,又被人拦住,不让他进更衣室试衣服;最令人气愤的是,在到达最后一站演出地点时,酒店的经理竟然不让他进餐厅,还让他在更衣室中“用餐”……面对这些侮辱,Don・Shirley先生选择了忍耐,并且始终保持他的仪态,没有抱怨一句。

也许,正如电影中所言:“改变人们的观念,需要的不仅仅是才华,还需要勇气。”在片尾,Don・Shirley先生放下了自己的包袱,用着平价的钢琴,弹出了自己的心声,而Tony・Lip,也因这段旅程,收获了一段美好的友情。

偏见造就了一个人的傲慢,傲慢使人心怀偏见。

(0)
元安作文小编元安作文小编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