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乡的风俗的作文800字(推荐10篇)

篇1、关于家乡的风俗的作文800字

李孟骋

今年虽然因为疫情,外面到处冷冷清清的,我们不能走街访友,只能天天“宅”在家里,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年,但是我家过年的习俗和往常一样,一点也没有改变。

关于家乡的风俗的作文800字(推荐10篇)

在河南老家,除夕的晚上是要吃饺子的。除夕下午,奶奶便开始弄饺子馅儿,饺子馅主要以抗过的萝卜、煎熟的豆腐、肉和各种佐料组合而成。馅拌好后,接下来开始压饺子皮。我们先把面与水和成半干,再用压面机开始压面。我搅动着压面机,把面一次次的从上到下压,终于压成了薄薄的饺子皮。奶奶用刀把饺子皮切成了梯形状,我们开始包饺子了。我们全家人都围坐在桌子旁边,每个人一手拿着饺子皮儿,一手拿着一个勺子,用勺子往饺子皮里灌馅儿,每个人都娴熟的包着饺子,每个饺子都挺着圆圆的大肚皮。而我包的饺子,虽说是挺着大肚皮,却张开了嘴朝我笑呢!

除夕晚上必不可少的节目就看着联欢晚会,我们看完了出街联欢晚会没有去睡觉,因为今天晚上我们要守岁嘛!

初一到初七,就是拜年的时间。往年拜年后,长辈们给了我们小孩儿一些压岁钱,当时我收到了压岁钱时,心里美滋滋的,心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让长辈们失望。爸爸在街上还给我买了些炮竹,我一直没放,是想等着和小伙伴一起放,这样会有更多的乐趣。

初八以后,我们几个小孩一起在村里“飙车”——骑自行车,一起放炮竹,一起玩枪战,这几天,我玩的不亦乐乎!可是今年这一切都因为抗疫而化为泡影。我想:明年大家一定能过个热闹祥和的年。

元宵节时放完鞭炮后,我们全家在一起吃元宵时,我看到元宵圆圆的,脑子里突然出现了许多小问号,我就问妈妈:“妈妈,汤圆为什么是圆的呀?”妈妈想了想回答道:“因为汤圆以前是人用手一点点滚出来的,费时费工,但有几个很好的寓意:财源滚滚来、团团圆圆等。

我又去问爸爸:“爸爸,汤圆为什么叫元宵呀?”爸爸立即接上:“其实是先叫元宵,再叫汤圆的。1912年袁世凯当了大总统,因为“元”与“袁”,“宵”与“消”同音,“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于是把元宵改成了汤圆。”

年虽然过完了,但我愿在这次疫情的一线医护人员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回家过年,吃团圆饭。

篇2、关于家乡的风俗的作文800字

大扫除

XW

那天,我刚从睡梦中醒来,就听见妈妈在客厅自言自语:“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今天又到了我们家扫房子的时候啦!”我立刻从朦胧中睁开双眼,今天要大扫除!对呀,今天可不比平日的大扫除,今天是今年的最后一次大扫除,爸爸说今天要大扫除是为了扫走疾病,扫走晦气,迎接新的一年。想到这里,我翻身下床,满怀热望的开始了腊月二十四大扫除的一天……

吃过早饭,我们一家三口都集中到客厅分配任务:爸爸负责扫地,妈妈负责洗衣物、床单被罩。“那我呢?我干什么?”我焦急地询问。“你负责检查我们的工作。”妈妈笑眯眯地回答。检查工作,哎,你们别以为这是件好事,其实就是在屋里走一圈,即使有些问题爸爸妈妈也会说:这个地方不重要,那里没有任何问题之类的话。总之,我听到这话,就像只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就蔫了。“可是我也想参加!”我急了,跺着脚,摇着头嚷道。“你也参加了呀!”爸爸权威地说。“可……”我非常无奈,只得回到房间。我坐在床上,握着两个小www.yuananren.com拳头,嘴巴撅得高高的,两条腿胡乱踩着地,一声不吭。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一上午的时光转眼逝去。哎,这本来美好的一天现在已经失去了一半,可我却无能为力,哎。

我坐在饭桌旁,默默地嚼着米饭。爸爸妈妈走过来,我抬起头,用渴望的目光看着他们。爸爸开口了:“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决定什么?什么都不让我做?”“不,我们决定让你也来参加大扫除!”爸爸继续说着,“大扫除,既是我们清理房屋的日子,也是家人们一起团结工作,和谐共处的时刻。”“是呀,我们家可不能缺了你!”妈妈也说。我的眼睛里放出喜悦的光芒,嘴巴微微张开,半天才吐出来几个字:“这是真的吗?”“当然是真的。”当然是真的,哦,这幸福来得太突然,以至于我还沉浸在上午的悲伤与痛苦中。我站起来,扑向爸爸妈妈,跃进他们的怀抱。我现在才知道,他们的怀抱是那么温暖、那么舒适、那么贴近人心……我真想永远都待在透明的怀抱中啊!

后来发生了什么,我不记得了,只知道现在才是真正大扫除的刚刚开始……

篇3、关于家乡的风俗的作文800字

广州的春节

ZZH

说起广州的春节,要比别的地方的年味浓得多。我每次过年都必回广州,在那里,根本就不缺年味,不像北京,毫无什么年味可言。

腊月二十九的时候,花市就开业了。花市,顾名思义,就是卖花的集市。在那里,一切都是红色的,十分喜庆。那里是花的世界,各种花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有金桔、绣球、冬青、腊梅、佛手……即使不买花,也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花市里人来人往,还放着喜庆的歌曲,听说以前还要放鞭炮,好不热闹。花市中比较有名的是天河花市,我每年回广州都必去那里买花。那里不仅卖花,还卖玩具,从开业开始,来往的人络绎不绝。人们将花买回家,插在花瓶里,放在桌子上,每天回家,看到那几盆花,谁不是顿感神清气爽呢?我每次去花市,都要买金桔树。金桔像一棵小树苗,上面有金黄的,球形的小金桔。听妈妈说,因为在粤语中,桔和吉同音,所以金桔树有吉祥如意的意思,所以每年必买。

除了逛逛花市,在广州还要看舞狮。广州的舞狮和其他地方的截然不同。广州的舞狮要踩高桩。只见狮子随着锣鼓声跳上跳下,时而俯首观望,时而昂首挺胸……最后,狮子总是要站在最高的一根桩上,张开大口,垂下一个卷轴,上面是诸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吉祥如意”之类的词语,好不威风。每到这时,我总是情不自禁地为他们喝彩。

初四初五店铺开张时,都要舞狮。这舞狮与踩高桩的还有些不同。这种舞狮,动作相对来说要更花哨一些。演得好的,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盛宴,到现在想起来都使我回味无穷。

此外,过年还要送利是。利是是一种小型的红包,里面通常装有几十到几百元钱。这利是要送好多人。听说,送利是又叫逗利是,它寓意着大吉大利,好运连连。有时金桔树上也要挂利是,寓意着好运吉祥。

虽然因为疫情的原因,近两年我没能回广州,但每逢新春佳节,我总会在家里插几瓶花。买花时,我总会想到我在广州逛花市的情景。我更会在电视上收看广州的舞狮。希望疫情能早点过去,使我能回到承载了我多少回忆的广州。

篇4、关于家乡的风俗的作文800字

李拜天

我出生在南方城市——上海,春卷是我们每年春节必备的食物,包春卷也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习俗。

春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北方人也称“春饼”,据传在东晋时就有。古人不仅在立春这一天食用,还在他们春游时也带上这种小吃。唐朝大诗人杜甫的诗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中也提到了吃春卷的习俗。

在古代这春卷做起来可有讲究了,古文记载:“摊薄煎饼,以胡桃仁、松仁、桃仁、榛仁、嫩莲肉、干柿、熟藕、银杏、熟栗、芭榄仁、用蜜……卷入煎饼,油焯过。”光看看这食材就让人垂涎欲滴啊!

春卷在上海主要有两种特殊的做法,一种为大白菜肉丝馅,另一种为豆沙馅。而我最喜欢,也是上海人最传统的做法,要数大白菜肉丝春卷了,每年春节只要看见春卷上桌,我就按捺不住要吃的冲动,记得去年我一口气吃了十几个,把小肚子撑得鼓鼓的。

现在的春节,最难忘的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春卷、炸春卷、吃春卷了。外婆的手艺当仁不让。只见她先让肉入锅,用猪油在旺火上煸炒至七成熟,加上各种调料,然后将大白菜切成丝,撒入炒好的肉丝拌匀,这样春卷馅就大功告成了。

往年一到春节市场上的春卷皮供不应求,而今年同样也是“供不应求”——由于新冠疫情,市场上的春卷皮不见了踪影。外公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出门跑了好几个菜场才买到春卷皮,只为它能够出现在今年的餐桌上。

包春卷是一个全家参与的过程,大家有说有笑地坐在一起,其乐融融。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炸春卷,先把油倒入锅内烧至七分熟,把一个个鼓鼓囊囊的“小白胖子”放入油锅中来回游走着、翻滚着、跳跃着,不一会儿,小胖子的白色外衣顿时变成了金色的铠甲。

马上,这些铠甲勇士们就被搬上了桌,全家人的筷子都伸向了它们,我也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放入口中,轻轻一咬,外酥里鲜,外脆里嫩。不一会儿,盘子就见了底。于是外婆又去厨房炸起了春卷,油锅里的乐曲再次响起,厨房里又传来了外婆的声音:“不够还有!”

春卷充斥着我那美好的童年,它将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深处,无论我将来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家乡的春卷。

篇5、关于家乡的风俗的作文800字

张钰灏

在中国,农历除夕称为大年夜。这一天晚上,全家男女老少都围在餐桌前,一起吃年夜饭。零点钟声一过,便是春节了,一个千家万户喜庆团圆、辞旧迎新的大日子。

今年的春节我是在奶奶家过的。春节的前几天,妈妈就已经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这也是一种习俗“除旧”。我和爸爸则去置办年货。那街上十分热闹,到处都是“中国红”,红灯笼、红春联、红衣服——花花绿绿,到处都充满浓浓的“年味”!

三十一大早,我和爸爸便把那红艳艳的对联贴到了门上。“咦?”为什么“福”字要倒着贴?爸爸说那寓意着福到了。妈妈把给奶奶的过年礼物装好,我们就直奔奶奶家。到了奶奶家,一派喜气洋洋,好不热闹!姑姑和妈妈为晚上的年夜饭作准备,我们小孩子就负责吃着零食看电视,好惬意!

玩着玩着,一阵香气把我熏着了!我悄悄跑到厨房,想帮大家先“尝尝”,还没吃到美味,就被妈妈那娴熟的技艺吸引了。天啊,她们俩人哪里是在做饭,简直就是在表演绝活儿!只见妈妈将洗好的韭菜放在案板上,左手把住,右手飞快地切,长短均匀,富有节奏,然后倒进先摊好的金黄的鸡蛋里,一边搅拌一边调味儿;姑姑一只手将擀面杖来回快速地移动,另一只手将面皮不停地转动,一张张圆圆的皮很快就擀好了!不一会儿,一排排元宝一样的饺子就包成了!太好看、太神奇了!

终于,一大桌五颜六色,香气扑鼻的美味年夜饭摆齐了!有又鲜又亮的清蒸鲈鱼,这可是我姑姑的拿手菜;有又香又红的油焖大虾;还有入口即化的美味猪手——鱼象征着年年有余,猪手象征着捞钱。全家人有说有笑,伴着窗外隆隆的鞭炮声,欢天喜地。吃饺子的时候,我只顾着好吃,没成想上下牙之间有东西阻挡着!吐出来后,我高兴得快要跳起来!哇!我第一个饺子就吃到硬币了!这也是习俗之一,吃到硬币的人便象征着新一年财运旺旺的!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家人们一声声的祝福,不绝于耳。我们都熬着夜跨年“守岁”,这也是家乡的重要习俗,表示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期盼,祈求家人们平安吉祥、万事顺遂。

我相信,提到过年,所有的中国人都会各有感触。因为,这是我们华夏儿女千年来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也是我家乡的风俗——春节。

篇6、关于家乡的风俗的作文800字

我的家乡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边是我国最大的朝鲜族聚集地,这儿历史悠久。据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及两千年前的《汉书》中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在我的家乡,人们擅长歌舞、乐器以及各种民俗运动。每当民俗节到来、人们都会积极地来参加。荡秋千、跳板、摔跤等十八般武艺就完美地展现了出来,精彩极了!那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家乡的一种风俗——跳板这一民俗运动吧!

跳板这一项运动是朝鲜族妇女们最喜爱玩的民俗运动项目之一,每当在重大节日或农闲期的运动会中都会举行。跳板器材主要由木板、板垫两部分组成。木板选用坚韧而有弹力的木料加工制作,长度为5-5。5米,宽度为30-40厘米,厚度为5-6厘米;板垫高度约30厘米,垫在跳板的中部,加重物固定。在跳板比赛表演时,两人分别站在木板两端,交替蹬板、错落起跳,以跳高、着落的自弹力使对方以及自己的身体腾空,且越纵越高。主要动作有直跳、屈腿跳、剪子跳、旋转跳、屈体跳等,不同的跳法自然跳的高度也不一样。人们穿着朝鲜族特有的民族服装,腾空跳跃、在空中尽显飒爽英姿!有的人蹦得十分的高,甚至完全仰头也不能全看到她的身体,有的人虽然蹦得不高、却能在空中玩起各种花样,剪子跳、旋转跳等被她们巧妙地组合了起来,像在空中跳舞一样,有趣极了!观众在一旁不断为跳板的人加油,时不时给予热烈的掌声,尤其是在跳板选手在“放大招”的时候,人们的欢呼更为热烈,非常的热闹!

关于跳板的起源有这样一种说法,在封建社会、妇女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不能随便走出家门,为了能经常看到庭院外的情景,便在自家院架起压板。压板原是两端坐人的儿童游戏器械,女孩子改为站立两端,这样一起一落,两端人都能看到院外风光。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具有相当技能技巧的跳板活动。在家乡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姑娘时不跳板、出嫁后准难产。”可见、跳板运动是家乡人们多么喜闻乐见的一项民俗运动。

我的家乡延边——金达莱花盛开的地方,人们传承着浓郁的民族文化风俗,这是家乡独有的风俗。

周迦南

篇7、关于家乡的风俗的作文800字

刘杨

说起家乡的风俗,那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就拿春节来说吧。

每年的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过完小年春节的脚步声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在春节里我们的风俗可以装上一箩筐,每年三十的晚上,在外辛苦工作的叔叔回来了,在外上学的哥哥回来了,还有一年不见的亲人们不远千里都回来了,都是为了年三十吃上一顿团圆饭。吃团圆饭时一家人都要到场,长辈们要一一敬酒,晚辈们也应一一回敬,表示长辈对晚辈的期望以及晚辈对长辈的尊敬。除夕看春晚也是必不可少的节目,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就围坐在电视机前欣赏精彩的节目:幽默搞笑的小品。相声逗得我们开怀大笑;悦耳的歌曲和令人耳目一新的魔术表演让我们鼓掌叫好;辛勤的劳动标兵和可爱的边防战士让我们感动……大家边看电视边期待着敲响新年的钟声。

给“压岁钱”也是其中之一。听爷爷说从前人间有一个野兽叫“岁”每到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就跑出来作怪,专门来吃小孩子闹得人心惶惶。后来有一户人家的孩子,睡觉的时候长辈给的钱放在枕头底下,到了深夜可怕的野兽“岁”出来了,跑到那户人家里,看到那细皮嫩肉的孩子顿时直流口水,邪恶的爪子伸了出去,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枕头底下的钱发出了闪闪的金光。“岁”像触电了一样“嗷嗷”直叫落荒而逃。人们知道制服“岁”的办法了便一一效仿。到了后来给“压岁钱”不只是为了赶跑可怕的“岁”,更是长辈对晚辈美好的祝福。

春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吃饺子。饺子象征着“喜庆团圆”,饺子要煮的多务必有余。一旦煮烂饺子,就不可说破了要改说赚了。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期望人丁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的饺子里多有包硬币、枣、栗子等。吃到枣就意味着新一年能早起干活,勤劳致富;迟到栗子就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硬币就意味着能发财。不管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的祝贺。如果小孩子吃到了钱,家长更是兴奋,除了奖励以外,还要赏钱表示祝贺。

我喜欢春节,因为它让我知道了许许多多不同的习俗,让我收到了很多红包,也让远在四方的家人朋友聚集在一起,彼此间的亲情更加浓重了!

篇8、关于家乡的风俗的作文800字

我的家乡是一个潮汕地区的小镇,这里沿海,是一个繁荣之地,春节的时候更是异常热闹。在众多的特色习俗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营老爷”了。

“营老爷”一般在正月初五或者正月初六进行,在潮汕,“老爷”指的是一个村或一个镇的守护神,“营老爷”则是指老爷巡视村(镇)。“营老爷”之前,人们要到寺庙祭祀神明,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或是风调雨顺等。接下来的才是游行活动。游行队伍是由青壮年自愿报名组成的。在进行筛选后,各部分的人聚集在不同地方进行各种技艺的操练。游行的队伍庞大,莺歌队的、抬神像的、奏乐的……许多富裕的人家出钱,也有许多没那么富裕的人家出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营老爷的日子终于到来了。一大早就有许多人先到寺庙中烧香,请各位“老爷”出宫,坐上贴着对联的轿子准备巡视镇子。其他人们纷纷从家中走出来到街道上准备观看。上到已经要人搀扶着的老人们,下到从还被爸妈抱着的小娃娃,无不期待的看着街道的那边。游行开始了,走在最前面的是旗手和挑花篮的女子,接着就是锣鼓队,她们所到之处锣鼓震天,声音连绵不绝。接着的就是器乐演奏,长长的一条队列里,传出各种乐曲的声音:笛子、二胡、吹箫、打鼓……乐器发出的声音聚成宏伟的乐曲。紧随其后的是重头戏——莺歌。莺歌来源于《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在大名府劫法场救卢俊义的故事。人们穿着潮剧中的戏服,;例如关胜花脸红须、李逵花脸黑短须、武松小生装扮、鲁智深花脸短须和尚装束……他们拿着两根木棍,随着鼓点的节奏不时打起“花”来,刚健有力,还不时发出整齐的吆喝声,人们早已看得入迷,掌声如同潮水一般,刚落下又响起。人们跟着游行队伍,往镇子的各个大街小巷走去。

礼炮车驶来,把整个“营老爷”推向高潮:礼炮车放出彩炮,壮汉们抬着八抬大轿亮相,轿子上是被请出来的各路神仙,例如“三山国王”,“双忠圣王”等,既有庄严肃穆的,也有慈眉善目的。情绪高涨的人们都簇拥着想要摸一摸神像,祈求新的一年里的幸福安康。队列所到之处,万人空巷。

傍晚,“营老爷”的队伍行遍了全镇的大街小巷。游行结束了,“老爷”们也回庙里了,但是人们还沉浸在欢乐之中……

篇9、关于家乡的风俗的作文800字

我的家乡,是杭州。每年过年,父母都会让我包饺子。要知道,我可是个十足的懒虫,爱吃饺子,却讨厌包饺子。今年过年与往常不同,过年被禁止外出,所有过年计划都因为一场史无前例的新冠病毒爆发而改变,唯一不变的是过年要吃饺子。我已经是大孩子了,也要学习家里的风俗——包饺子了。

我坐在饭桌前,看着那一碗碗生肉和一盘子饺皮,丝毫没有兴趣,哈欠连天,没有一点精神。“怎么,你不是最爱吃饺子吗?爱吃的话,就自己包呀!”妈妈拍了拍我的肩膀。“想吃又不代表想包。”我小声嘀咕着,懒洋洋地拿起筷子,十分别扭地用一只手捡起一张饺皮。

“饺子的意义呢,有很多种。你呀,该好好了解一下啦!”妈妈瞟了我一眼,说道:“出门吃饺子,是盼团圆,也有希望早日归来的意思。我们现在包的饺子,是年夜饭要吃的。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求愿望的特殊方式。饺子的谐音是“交子”,“交子”是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春节吃饺子意味着大吉大利。你看,包好的交子是不是很像元宝?所以,包饺子是要包住福运!你当然希望一年顺顺利利,对吧?”“当然!”我抢着说,“一年顺利,多好哇!”

寓意再好,饺子还是得包。饺皮总是不肯合在一起,馅儿就从缝隙里钻出来。好不容易把肉弄进去,皮又裂开了。重复了好几次,它还是固执地把皮撞开,没弄几次,皮就被我弄破了,我满手是肉末,早已不耐烦:“这是什么馅啊,黏糊糊的。真麻烦!”妈妈默默的看了我一眼,半饷才轻轻的说:“孩子,你知道吗?今天我早早赶回来和你一起包饺子过年,但在武汉,和我一样的医护人员只有干点心啃啃,也不能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过年”,我愣了一下,不由得说“他们可以回家吃完饭再去值班呀”妈妈慢悠悠的说:“今年不一样,进了隔离区域就不能轻易和人接触,为了保护孩子,医护人员是不能回家的,妈妈明天进发热门诊工作,可能也不能回来陪你了,今天你帮妈妈多包一点饺子好吗?妈妈明天带去给大家吃”。我“哦”了一声,继续与手中的饺子搏斗,努力把更多的肉包进去,我希望叔叔阿姨们都吃到很多肉的饺子!

篇10、关于家乡的风俗的作文800字

清明扫墓

LZX

每逢清明时节,你总会看到一些人在墓前祭扫。这些人就是在扫墓。扫墓,作为一种风俗,遍布中国各地。人们借此来表达对前人的追思怀念之情。

在我小的时候,爷爷奶奶在清明之际总会专门坐火车回老家扫墓。我十分不解,问爷爷奶奶为什么非要回去扫墓。爷爷奶奶常常说他们是尽一份责任、一份孝道。按照习俗,他们是以扫墓表达对祖先的尊敬、追思之情。

外公过世以后,爸爸妈妈每年都要去郊区扫墓。有一次,我也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扫墓。我们驱车朝八达岭人民公墓驶去。一路上,爸爸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扫墓的来历。他说民间相传介子推被烧死后,晋文公每年都要去介子推被烧死的那株死而复生的柳树前祭奠。这个习俗演变至今就成为了清明扫墓。

到了公墓以后,我和妈妈下了车,穿过一大片扫墓的人群,来到了外公的墓前。我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妈妈扫墓。妈妈拿出一块准备好的湿毛巾,从上到下、仔仔细细地擦拭着墓碑,直到干净为止。然后,妈妈拿出一些碗,并盛好食物。这些食物有苹果、橙子之类的水果,还有油炸的肉,和各式各样的坚果。她将这些食物平放在墓前,再用白酒绕着墓地慢慢地洒一圈,然后供上香。接着,我和妈妈对着墓碑和香炉作揖拜了三拜。拜着拜着,我的鼻子不禁一酸,泪水在眼里打转。我想起外公对我们那么好,对我那么慈爱。而当时的我,过于幼小,对此却丝毫没有体会,甚至还觉得外公有点严肃。外公,却一直关心我,之前每个周末我去看他的时候,外公都夸我聪明懂事。我想,要是再来一次,我一定会更加珍惜与外公相处的时光。最后,我帮妈妈收拾好东西,坐上车回家了。

回到家后,我又与妈妈对清明扫墓的过程进行了一次探讨。妈妈回忆道:“妈妈小的时候在老家去山间扫墓,经常会碰到野山羊,人们还要在墓前除杂草、烧纸钱、放爆竹。现在倡导文明扫墓,献上几枝菊花寄思念。”

那次扫墓活动让我意识到,清明扫墓是一种重要的习俗,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追思。对我来说,也代表了对外公的怀念、思念。

(0)
元安作文小编元安作文小编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