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观《长津湖》有感600字
那一年,枪林弹雨,血雨腥风,那时新中国才刚刚成立,美国发动了朝鲜战争,唇亡齿寒,严重影响了中国。于是,抗美援朝这一历史便出现了。
当时,新中国实力还是很薄弱。即使是这样,美国触犯了我们国家的底线,必须得反击。长津湖之战便是当时著名的战役之一。电影《长津湖》便记录了这一历史时刻。
在这部电影当中,最令我感动的便是雷徐晓——“雷公”。当美军向我们投下标识弹(不会爆炸,但类似烟雾弹一样会释放橙色烟雾,让美军知道我军的位置并进行轰炸)的时候,“雷公”奋不顾身,将标识弹运到了车上,自己开着车运走了它。由于标识弹的烟雾气温很高,能烧烂皮肤,所以“雷公”的身子都着火了,脸都被烧得不成样子了,但是他还是坚定地将车驶向前方……当车被导弹炸翻的时候,“雷公”被车压在下面,当大家赶到的时候,雷公喊了只是几声疼,然后便唱起了他最喜欢的歌……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哗啦啦地流了下来……
“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英雄的荣耀!”“该打的仗我们都打完了,下一代人就能高枕无忧了!”“共产党给俺们家分了土地,现在要被敌人夺走,这个不能答应!”听到这些话,我的眼泪再次夺眶而出。几百万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道命令就上了战场,他们既是为了国家的尊严,又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
当时美国的军事力量固然强大,但是,我们的信念更加强大,这也是这次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战争是残酷的,想要不被别的国家欺负,就必须使我们的国家强起来!富起来!
我庆幸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是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太平盛世……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当下,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篇2、观《长津湖》有感600字
待我回家
“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这是电影《长津湖》中最热血燃情的一句话。
近日,电影《长津湖》在全国热映,该片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
1950年11月27日到12月31日,中美两支王牌军团开始了一场殊死决战。由于战事紧急,突然被命令北上的第9兵团无法按照原定计划在沈阳换装,因此士兵们入朝时身上穿的还是驻守华东地区的薄棉衣,大部分人没有棉鞋和棉帽。同时为了躲避美军飞机的轰炸和侦查,战士们不得不白天潜伏,夜里行军,彼时朝鲜恰逢50年不遇的寒冬,最低气温达到零下四十度,第9兵团的冻伤人数急剧上升。
在严寒笼罩的长津湖战役中,不得不提“冰雕连”的故事,低温渐渐夺走了他们身上的温度,但他们直到冻死前仍保持射击状态,如同冰雕一般。
在整理战士们遗笔时发现一名叫宋阿毛的“冰雕连”战士留下的一封绝笔——“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是啊,胜利的背后,是不懈的奋战,是无数的牺牲,是强烈的悲怆,也是炽热的责任与信仰。“绝不屈服”,这就是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的原因;“高傲地耸立”,这就是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走向复兴的源泉。烈士绝笔是此情此景的写照,写出了民族的血脉,中华的气节。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山河无恙,吾辈当自强。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也要心怀远大志向,继承先烈勇于奉献的精神,在成长奋进中创造新的传奇。
生于华夏,毕生之荣!
篇3、观《长津湖》有感600字
国庆节妈妈和爸爸带我观看了电影《长津湖》,电影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二次战役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整部影片长达176分钟,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何等艰苦的条件下,历经千难万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侵略者。
观看电影时,我的双眼顷刻间湿润了,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在朝鲜处于生死存亡,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紧急关头,我们的志愿军决然开赴朝鲜。电影中很多个镜头都让我印象深刻。比如毛主席说的:“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比如五千里带着百名士兵徒步前进到达战场时,为了躲避敌人的巡查飞机,在前无草后无树遮挡的情况下,假装”尸体”躺在一堆石头上面一动不动,敌人的两架飞机为了一己之乐,在他们以为是“尸体”的地方投放炸弹。但,为安全抵达战场,战士们只能遵守纪律,默默忍受。比如,梅生拿着女儿的照片对战友说:“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还有,一个个被冻成冰雕的战士,一个个被冻僵的战士端着步枪趴在雪地上,在忍受着零下40度的严寒天气下,他们毫不退缩。
到底是什么支撑着志愿军们奋勇杀敌?到底是为什么让志愿军们无怨无悔的奉献自己的生命呢?我想一定是因为爱国。深深的热爱自己的祖国。因为热爱自己的祖国,所以志愿军们打败了王牌部队,取得了不可能胜利的胜利。
少年强,则国强。勿忘过去,珍惜现在。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国泰民安的和平年代,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用知识保卫我们的祖国,振兴我们的祖国。
篇4、观《长津湖》有感600字
董和轩
昨天晚上,我和姐姐去电影院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的是在结束了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之后,七连战士奉命炸毁水门桥的故事。水门桥是美军撤退路线上的咽喉之处,这座桥一旦断掉,位于长津湖地区的敌军将面临被全歼的危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七连在前进的路上,九连已经炸毁了一段桥,但美军修好了。第二次,七连分头行动,炸掉了水泵房,重创了美军基地,还炸毁了一辆坦克。不过炸了三次,美军都修好了。最后,美军逃了出来。经过这次战斗,本有一百五十七人的七连只剩下一个人——伍万里。
有几个情节特别使我感动。一个是在打下机场的时候,余从戎指着美军的飞机说:“这是他们的新装备,能够直上直下。有一天我们要有这种东西的话,一定会比他们强。”伍千里说:“一定会有的!”还有一个情节,就是志愿军战斗的武器,很多都是从美军那里缴械过来的。缴械过来的物资有黄豆罐头、口香糖等,他们甚至连口香糖都没有见过。在我们这个时代,吃口香糖已经很普遍了,黄豆也吃不完,坐飞机去学习、上班也是很常见的,我们不会想到,在那个年代,那样的生活是多么美好。
志愿军战士们用小米加步枪打美军的坦克大队,美军拼的是武器,而他们拼的是命啊!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宁是无数先烈的浴血奋战才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要奋发图强,砥砺前行,为祖国的富强继续努力奋斗,让幸福的火种永远传递下去!
篇5、观《长津湖》有感600字
70年前,我们“最可爱的人”远赴战场,为国而战。他们“愿以吾辈之青春,护我盛世之中华。”如今,这部匠心巨作《长津湖》依旧震撼人心。山河已无恙,光影敬英雄!
第十七、一百三十五、一百六十二、二百二十一、二百八十、六百七十七……这是他们刻骨铭心的标记,更是后辈永志不忘的丰碑。英雄七连战士,个个铁骨铮铮,无畏熊熊战火,奋勇保家卫国!
明明可以留在鱼米之乡,安享幸福,你们却奔赴战场。风霜雨雪,你的信念坚定不移。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坚定?你们可能会说“为了土地啊!”是啊,是那深刻的爱国情怀,才能让一家三兄弟前赴后继奔赴战场。
是啊,他也只是血肉之躯,不是金刚不坏之身,只是抱着必胜的决心,扛起了标识弹,保护着身后的人民、战士和无数“可爱的人”,生生忘却了自己的生死。当沂蒙山小调响起时,你一定在想念家乡故人。伟大的战士也有柔软的一面啊!当你说“别把我留在这”时,我们的心是碎了的啊,虽说青山处处埋忠骨,可谁会愿意遗留在异国他乡呢?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最可爱的人啊!当你们跨过鸭绿江,看见对面炮火的时候,你的身后就是祖国。当你们的生命静止在阵地上却仍保持着准备冲锋打仗的姿势时,你们的敌人已对你们刮目相看!当你们把仗打了后,你们的后辈正在和平的环境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如今山河已无恙,如你所想,待你所期,我们不会遗忘,你那永远坚毅的模样!
伟大的抗美援朝历久弥新!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
篇6、观《长津湖》有感600字
许瑞鑫
不要将他们的牺牲视为理所当然,我这样提醒自己。
周一的晚上六点我去看了《长津湖》,有太多的感慨。不管是美国先进的武器,还是恶劣险峻的环境,都打不倒中国军人钢铁般的意志,动摇不了要将美国赶出鸭绿江的决心。
坐在电影院里,我眼前闪现出一幕幕军人浴血奋战的画面。无情的子弹打在他们的身上,穿过他们的胸膛,我看着心疼极了。他们也只是血肉之躯,没有金刚不坏的身体,怎么不疼呢?
美军在撤退的路上,看见许多中国军人的身影,一开始惊恐不安,接下来出现了一个催泪的画面,人民英雄在严寒的天气中被彻底冻僵了,大雪铺在了他们的身躯和脸颊上,但他们的枪口依然坚定的指着敌人的方向,好像随时准备发起攻击一样。看到这一幕,美军最高指挥官对着中国志愿军庄重的敬了个礼,并说“有这样决心的人,我们又怎么能打得过?”
也许电影中一个士兵的台词给了我答案,他说:“我女儿问我,为什么要去打这场仗?就不能不打吗?其实仗总是要打的,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打,就是下一代人打。”是啊,他们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是为了给后来的我们留下一个没有硝烟弥漫的生活。
“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知道你是为我而死。”我敬爱的先辈啊,我不能忘记在七十多年前风华正茂的你们曾为我们拼过命,谢谢你们誓死捍卫我们的国家!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
篇7、观《长津湖》有感600字
国庆长假第三天,我被妈妈拖着一起去看了电影《长津湖》,据说这是一部根据真实战争改编的一部电影,我历来对战争片不感冒,分不清的敌我关系,搞不懂的政党派别,甚至那些大义凛然就义的烈士也不会感动我,但这一次,我却被《长津湖》这部电影震撼到了。
影片里的很多画面让我印象深刻,伍千里抱着大哥骨灰回家乡留下的泪水,火车上看到波澜壮阔的长城蜿蜒起伏在群山之间,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骄傲自大的指挥官,还有枪林弹雨的战斗,以及血淋淋的画面,这些都让我记忆犹新,但影片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冰雕连”。
一百多人的连队埋伏在敌军撤退的路线上,在没有防寒装备的条件下,又没有接到新的任务,几天几夜的蹲守,加上零下40℃的极寒气温下,让他们的连队都成了一座座伟岸的冰雕,脸上、帽子上、衣服上全都被冰冻住了,帽檐前还垂下了一根根晶莹剔透的冰柱,无情的雪花覆盖在他们全身,让他们和四周融为一色,那是洁净又坚毅的白色,但尽管这样,他们仍旧还保持着握枪的姿势,目光如炬地盯着前方。看到这里,影院里顿时安静了,我的眼眶不觉湿润了起来。冰雪埋忠骨,寒光照铁衣!
走出影院,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默默的走在妈妈的身后,看着城市的高楼大厦,看见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车辆,想着自己的无知和冷漠,羞愧着低下了头,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不正是无数革命先辈流血牺牲换来的。
感谢这部好的影片让我了解一段尘封已久的故事,以后我要多关注历史,多了解曾经发生过的战争,也更要珍惜当下的每一天。
篇8、观《长津湖》有感600字
前几天,我满怀期待、心潮澎湃地观看了红色电影——长津湖。影片中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画面,让我不禁落泪,思绪万千。
影片中,那个叫雷公的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雷公是连队中最年纪最大的人,在长津湖攻打北极熊队的时候,雷公为了不让连队遭受更大的伤亡,将敌军的标识弹抱入汽车,并开启汽车,于是天空的敌机便向着他轮番轰炸,他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战友们的生命。那一刻,我的内心唯有崇敬!
伍万里是连长伍千里的弟弟,他瞒着爹娘去参了军。当军长问他为什么要参军的时候,他的一番话让我动容,伍万里义愤填膺地说:因为外国要侵略我们的领土,而我们家刚分的土地,我们不能让这一寸寸的土地丢失,不能让他沦落到外国手中。那一刻,我更深刻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保家卫国”——有国才有家。
作为影片的主人公,连长伍千里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在谈到战争的时候,他意味深长地说:假如我们不打这场仗,就要下一代来打这场仗。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我们现在和平的来之不易。
不能忘记,抗美援朝战役中,毛岸英烈士为保护重要文件献出生命,杨根思烈士舍身与敌人同归于尽,邱少云烈士宁肯被烧死也坚决不暴露目标,黄继光烈士舍身堵抢眼……不能忘记,冰雕连为了完成任务,在酷寒下,战士们成为了一座座冰雕,却依然手握钢枪,望向远方……
是啊,正是革命烈士,用他们不屈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宝贵的生命,用一场场胜利,为我们赢来了今日的美好生活。
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听着历史老师讲解着那场抗美援朝的战争,我不觉地正了正身体……
篇9、观《长津湖》有感600字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国庆期间,上映了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长津湖》。电影以美国飞机轰炸中国为开端,接着播了毛泽东、彭德怀等成员为了不让美军越过“三八线”,跨过“鸭绿江”,便只好让战士们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长津湖作战。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美军有飞机加坦克,而且人数也多;而我们只有步枪和手榴弹,没有棉衣,没有食物,在零下四十度的气温下被冻成冰雕。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中国人民是如何打败美国的呢?是决心,是勇气!正如片尾美军说的话:“如此有决心的敌人,我永远也无法战胜他们。”
电影中一共有三个地方让我感动。一是中国志愿军在前进的路上,突遇两架直升机,这时前无草,后无山,只好躺在石头上假装“尸体”。可美军的两个飞行员为满足一已之乐,竟炸起了“尸体”。伍千里看到后十分难受,可为了以少保多,安全抵达战场,他们一个个也不敢动,只得遵守纪律,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志被炸死。二是在一次重要的作战中,雷站长为了救战士们,把美军的信号弹装到车上。开出很远时,自己被美军的飞机炸死了。三是美军在回去的路上,看到一些人以为是埋伏,走近一看才发现是志愿军战士在雪地里守得太久,成了冰人,但他们依然有坚定的眼神。这使我感动不已。
如今我们生活在这国泰民安的时代里,但永远不能忘记现在的美好生活是那时的战士们不顾个人安危,抛头颅,洒热血得来的。正如毛泽东说的:“这一战真不想打,可为了百年盛世,还是不得不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呀!”
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用自己的决心和努力,维护祖国的美好未来!
篇10、观《长津湖》有感600字
蔡钧屹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彭德怀的带领下来到朝鲜战场。这是一场对新中国来说首次出境作战的战役。当时的中国军队从未有出境作战的经验,而且对手是以美国的所谓“联合国”军,这几乎意味着要同大半个世界进行战斗。可这所有的阻碍都抵挡不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还是唱着“雄赳赳、气昂昂”的抗美援朝精神。虽然在当时人的眼中,这口号更能体现出悲伤。冰血长津湖,把抗美援朝的凄惨,激烈表现得淋漓尽致。
所有在这里作战的志愿军是当时中国预备解放台湾的部队之一。可这样拥有超强战斗力的兵队,却在战役准备的方面遭到了严重的后勤混乱。从战役准备阶段,到入朝作战都可以说极不充分。书中是这样形容的,“在1950年这个朝鲜50年间气温最低的冬天,9兵团每个班十多人只有一两床棉被,夜间,战士们将这一两床棉被摊在雪地上,十多个人挤在棉被上互相搂抱取暖以抵御零下30摄氏度的酷寒,入朝第一天,就冻伤800人。”以至于在这个零下三十多度天气中,很多战士还未投入战斗就被活活冻死。这样的极限严寒对于他们的对手——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来说同样印象深刻,但美军毕竟是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军队,当志愿军连吃个土豆都必须用腋窝暖化之后一层层地硬啃之时,美军却可以在感恩节肆意地吃火鸡大餐。这样后勤上的巨大差距换了其他任何一支军队来恐怕都会绝望。
实际上,对这场战斗而言,穷究战争的胜负已毫无必要,不论是志愿军在极端劣势的条件下击退美军还是美军陆战1师进行了一场成功地“敦刻尔克大撤退”,这都已经成为了过去,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我们志愿军部队因为坚定的信仰而表现出的钢铁般的意志。唯有坚定的信仰,才能撑起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