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真心,到底有多少种方式来衡量呢?我知道心是看不见的,但我差点忘了,金玉裹外在,败絮嵌其中。看不见的心里又藏着多少私密与污垢。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我们儿时便可娓娓道来的《悯农》,诗人李绅也因此被誉为“悯农诗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时间让这位怀有虔诚恻隐之心的乡绅变成了一个生活奢靡、横征暴敛的昏官。幼年时目睹民生疾苦而留下的敬畏,在权贵面前烟消云散了。据史记载,李绅为官后,一餐消费多达几百贯。若只是奢靡也罢了,可他还残酷暴虐,爱耍官威,让许多百姓都吓得逃到了外地。
完美,只存在于理想中,连圣人都要时刻警惕心中的不轨念望,更何况是尘世中只求一快的普通人。恻隐之心,更在被挖掘后狠遭践踏。
弗朗西斯·培根,这位跻身世界文豪的作家、哲学家、思想家,也是科学与智慧的象征。天赋异禀的培根总能在现实的背后,将本质一览无余。他深知社会的种种矛盾,要极力将关怀予以每个人。“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若要防止腐败,不仅要约束自己与手下的人不收,也要防止请求者产生罪恶之意。”培根对公平与正义的阐述,再到位不过,可这样一位明辨是非的思想家,却被指控贪污。为了利益,他早已背信弃义,暗中受贿,并把权贵作为服务对象,手下的冤假错案比比皆是……
这一次又一次的揭露与审判,只是对人心深处的简易窥探,看不见的心里隐藏着无底的欲望。前有董卓废少帝,自封相国;后有秦桧激反抗战,杀岳飞,贬忠良。连大戏剧家莎士比亚也曾对现实与人性无奈,写下了“我愿自闭于核桃壳内,做一个无疆限任之君主。”
现在的人们,不,是从古至今的人,都应该学会一种“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态度。看不见的真心,还要凝聚多少人的眼泪与愤怒?送一轮明月,揽一壶秋水。只希望我们可以拥有一颗敢于展露的真心,只希望我们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当初为何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