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的范文分享,旨在为同学们提供不同写作风格的优秀范例。作文是表达思想、记录生活的重要方式,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我们可以写出充满真情实感、内容丰富的文章。接下来的三篇范文,将分别从叙事、抒情和说明三个不同角度,展现四年级学生在作文创作中的可能性,希望它们能给正在学习写作的你带来启发。
—
# 篇1:《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难忘的春日远足
清明节刚过,春意盎然,学校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春日远足活动。目的地是城郊的森林公园,听说那里风景如画,鸟语花香。我兴奋得前一晚几乎没睡好,脑子里全是关于春游的美好想象。
周五一大早,阳光金灿灿地洒满了校园。同学们都背着小背包,里面装满了零食、水和各种小玩意儿,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班主任李老师清点好人数,我们便排着整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一路上,大家叽叽喳喳地说着话,有的哼着歌,有的互相分享着趣事,欢声笑语洒满了整个街道。城市的高楼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田野,远处的小山也披上了新绿,像一幅展开的巨大画卷。空气也变得格外清新,带着泥土的芬芳和青草的香气,深深吸一口,感觉整个人都神清气爽。
大约一个小时后,我们终于抵达了森林公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广阔的草地,草地上星星点点地开着五颜六色的小野花,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紫的像霞,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向我们招手。草地旁边是一条蜿蜒的小径,小径两旁是高大的树木,它们刚刚抽出嫩绿的新叶,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李老师带着我们沿着小径往里走,一边走一边给我们介绍沿途的植物。我好奇地看着那些叫不出名字的野花野草,还有偶尔从树丛中窜过的小松鼠,它们敏捷的身影给我们带来了阵阵惊喜。
走到半山腰,我们找到了一块平坦的空地,这里视野开阔,可以俯瞰远处的小村庄和潺潺流淌的小溪。大家把背包放下,迫不及待地拿出各自的零食,开始了愉快的野餐。小明带了香喷喷的炸鸡腿,小红分享了她妈妈做的三明治,我则拿出了我最爱吃的巧克力派和薯片。同学们你一口我一口地分享着,笑声此起彼伏。吃饱喝足后,我们又玩起了各种游戏。有的同学在草地上追逐打闹,像一群快乐的小鸟;有的同学围在一起玩“老鹰捉小鸡”,场面十分热闹;还有几个同学跑到小溪边,小心翼翼地拾起光滑的鹅卵石,并打量着溪水里游来游去的小鱼。我则和几个小伙伴玩起了飞盘,飞盘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我们的笑声也随着飞盘飞向远方。
最让我难忘的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还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寻宝”活动。老师提前藏好了一些小纸条,上面写着关于大自然的小知识,找到纸条的同学就可以得到一份小奖品。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寻宝中,大家分头行动,认真地寻找着每一片树叶、每一块石头后面可能藏着的秘密。我翻开一块石头,果然发现了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条,上面写着:“你知道吗?柳树是春天的信使,它的柳絮是它的种子,随风飘散,把生命带到新的地方。”我开心地拿着纸条跑向老师,老师微笑着奖励了我一枚精美的书签。通过这次寻宝,我不仅得到了奖品,还学到了许多有趣的自然知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夕阳的余晖已经染红了半边天。李老师提醒我们该回去了。虽然有些不舍,但我们还是整理好物品,带走了所有的垃圾,不留下一点痕迹,做到了“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带走”。回程的路上,大家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心里都充满了快乐和满足。我看着手中的书签,回想着今天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美好,心里暖洋洋的。
这次春日远足,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郊游,更是一次亲近大自然、增长知识、增进同学情谊的宝贵经历。我学会了观察大自然细微的美,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集体活动的快乐。这次远足的记忆,就像那森林公园里的野花,永远在我心中盛开,散发着芬芳。
# 篇2:《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我与书的约定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星空,而我的星空,是由一本本书籍点亮的。从小到大,书就像一位位忠实的朋友,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我与书之间,有着一个不变的约定:每天,无论多忙,都要挤出时间,与它们相遇。
我的书桌上,床头柜边,甚至是床底下,都堆满了大大小小的书。有色彩鲜艳的绘本,有扣人心弦的童话故事,有广阔无垠的科普读物,还有充满智慧的寓言故事。它们就像一个个沉默的智者,等待着我去翻开,去倾听它们讲述的精彩世界。每当我拿起一本书,轻轻翻开第一页,仿佛就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我最爱的是那些充满了奇思妙想的童话故事。比如《安徒生童话》,它带我认识了善良的小美人鱼、美丽坚韧的拇指姑娘,还有那个勇敢的小锡兵。我曾为小美人鱼的牺牲而流泪,为拇指姑娘的奇遇而惊叹,也为小锡兵的爱情而感动。在那些故事里,我看到了真善美,也明白了爱与牺牲的伟大。当我读到《格林童话》时,我又被白雪公主的善良、灰姑娘的坚韧所吸引,那些充满魔法和冒险的故事,让我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在天空自由翱翔。我常常会想,如果我能变成故事里的人物,我会怎么样?是会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在寒冷的冬夜里幻想着温暖的家,还是会像丑小鸭一样,努力地蜕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科普类的书籍也同样让我着迷。它们像一位渊博的老师,为我揭开了大自然的神秘面纱。《十万个为什么》解答了我无数个“为什么”: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替?为什么鱼儿能在水里呼吸?每一页都充满了知识的魅力,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我曾因为一本关于宇宙的书,彻夜难眠,幻想着自己乘坐飞船,穿越星辰大海,去探索那遥远而神秘的星球。我知道了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它们都围绕着太阳公转;我还知道了月球表面有环形山,地球是目前已知唯一有生命的星球。这些知识让我感到自己的渺小,也让我对宇宙的浩瀚充满了敬畏。
除了童话和科普,历史故事也深深吸引着我。《上下五千年》让我穿越回遥远的古代,感受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我认识了智慧过人的诸葛亮,英勇善战的岳飞,还有发明造纸术的蔡伦。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勇气、智慧和坚韧。我为秦始皇统一六国而震撼,为曹操的雄才大略而折服,也为屈原的爱国情怀而感动。历史书就像一部时光机,载着我领略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风采,让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故事和知识,更是一种心灵的滋养。当我感到烦恼时,书中的智慧之语会像一缕阳光,照亮我的心房;当我感到孤独时,书中的人物会成为我的朋友,陪伴我一起成长。我学会了从书中感受喜怒哀乐,也学会了从书中汲取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我的阅读习惯,也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加独立思考的人。我不再满足于表面的答案,而是会深入思考书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观点。我开始学会批判性地阅读,而不是全盘接受书中的所有内容,这让我感到自己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
我的阅读习惯也给我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在学校的读书分享会上,我可以自信地向同学们介绍我喜欢的书,分享我的阅读心得。当我看到同学们因为我的分享而对某本书产生兴趣时,我感到无比的满足和自豪。在写作时,我发现自己的词汇量更丰富了,遣词造句也更加流畅了,这都得益于我在书中积累的知识和语言。
我与书的约定,将会一直延续下去。我相信,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书等待我去开启,去探索。它们将继续引领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让我的生命因阅读而更加丰盈、更加精彩。书,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将永远与它相伴,直到永远。
# 篇3:《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我学会了包饺子
生活中有许多第一次,第一次骑自行车,第一次自己系鞋带,第一次独自出门……每一个第一次都像一颗小小的星星,闪耀着成长的光芒。最近,我也有了一个值得骄傲的第一次——我学会了包饺子!
以前,每逢过年过节,或者家里来客人,妈妈总会在厨房里忙碌地包饺子。那时候,我只会站在旁边,看着妈妈灵巧的双手,把一张张圆圆的饺子皮变成一个个饱满的元宝,心里充满了羡慕。我总觉得包饺子是件很神奇的事情,好像只有大人才能完成。妈妈也常说:“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再学。”可我心里早就种下了想学包饺子的种子。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鼓起勇气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学包饺子!”妈妈听了,先是一愣,然后惊喜地笑了,摸着我的头说:“好啊,我的小帮手长大了,今天妈妈就教你!”我听了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立刻跑去洗干净了手,准备当妈妈的“小学徒”。
妈妈先从准备馅料开始。她拿出了提前剁好的猪肉馅,又从冰箱里拿出白菜、韭菜和香菇。她告诉我,白菜要先切碎,用盐腌一下,把多余的水分挤掉,这样饺子馅才不会太湿,味道也更浓郁。我好奇地看着妈妈一步步操作,她把肉馅、挤干水分的白菜碎、切细的韭菜和香菇丁都倒进一个大碗里,然后加入盐、生抽、蚝油、香油和一些花椒水,最后又打入一个鸡蛋。妈妈说,鸡蛋能让馅料更滑嫩。我拿起筷子,跃跃欲试地想要搅拌,妈妈笑着说:“搅拌馅料可是个力气活儿,要顺着一个方向不停地搅拌,直到馅料变得有黏性为止。”我学着妈妈的样子,用筷子使劲地搅动起来,刚开始还有点笨拙,但慢慢地就掌握了技巧,不一会儿,一盆香气扑鼻的饺子馅就搅拌好了。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包饺子环节了。妈妈先给我示范了一遍。她拿起一张饺子皮,平铺在左手掌心,用筷子夹了一小撮馅料放在饺子皮中央,然后用手指蘸了一点水,在饺子皮边缘抹了一圈。接着,她把饺子皮对折,两手从中间往两边轻轻一捏,一个半圆形的饺子就诞生了。但这还没完,妈妈又告诉我,要让饺子立起来,还要捏出漂亮的褶子。她用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挤,一个又一个的褶子就出现了,最后,一个鼓鼓囊囊、形状漂亮的元宝形饺子就完成了。我看着妈妈手中一个个整齐漂亮的饺子,心里既佩服又有些紧张。
轮到我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张饺子皮,学着妈妈的样子,放馅、蘸水、对折。可是,馅料不是放多了就是放少了,要不就是饺子皮粘不上,要不就是馅料从两边挤了出来,把我的手弄得黏糊糊的。我的第一个饺子,简直是惨不忍睹,像一个干瘪的钱包,又像一个没扣好的纽扣,歪歪扭扭的,根本站不住。我有点泄气,心想:“这也太难了吧!”妈妈看出了我的沮丧,温柔地鼓励我:“没关系,第一次都是这样,多试几次就好了,熟能生巧嘛。”
在妈妈的耐心指导下,我调整了馅料的多少,也学着控制手指的力度。我试着先捏紧中间,再一点点向两边按实,然后努力地捏出褶子。渐渐地,我的手变得越来越灵活,包出来的饺子也越来越像样子了。虽然我的饺子形状各异,有的大肚子,有的扁平平,还有的像小船,但至少馅料都乖乖地待在里面,没有“越狱”成功。当我包出第一个能立住的饺子时,我兴奋得叫了起来:“妈妈,你看,我成功了!”妈妈也为我鼓掌,说:“真棒!”那种被认可的感觉,比吃了蜜还甜。
一下午的时间,我们母女俩说说笑笑,包了满满两大盘饺子。看着那些形状各异、却都凝聚着我汗水和努力的饺子,心里充满了成就感。晚饭时分,热腾腾的饺子端上了桌,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自己包的饺子,蘸上醋,一口咬下去。嗯!虽然外形没那么完美,但味道却格外的香,因为里面饱含着我亲手劳动的喜悦和成功的滋味。
通过这次包饺子,我不仅学会了一项生活技能,更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和坚持的重要性。我明白了,任何事情只要肯用心去学,去尝试,即使再难,也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学会包饺子,让我觉得我又长大了一点点,也让我更加懂得了妈妈平时为我们付出的辛劳。今后,我还要学习更多本领,成为一个更加能干、更加独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