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我的红色之旅作文1000字
星期六清晨6:00,辞别了家乡的朝霞,我们实验小学二十多名同学和老师们一起去往革命热土——金寨。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三个小时的车程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
我们首站到达红军广场。刚一下车,一座高大的纪念碑首先映入眼帘,石碑高耸挺立,直插云霄,碑体上刻着“燎原星火”四个大字,金光闪闪,十分醒目。庄严的纪念碑前摆满了花篮,一群人正在庄严地进行入党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我仰望着纪念碑,不禁想起了战争年代那些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顶天立地的英雄志士。他们的鲜血洒在这片土地上,洒在迎风飘扬的国旗上,洒在我们胸前的红领巾上,他们用生命的代价,奋力抗争,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安宁!
在沉思中,我们走出了红军广场,来到了一栋宏伟的方形建筑物前——红军纪念馆。馆中收藏了大约一千多件红军在革命战争年代的遗物,有眼镜、铅笔、文件等,种类繁多,还有一台红宝石牌电视机——这是洪学智将军的遗物,这台电视机陪着洪将军辗转多年。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些枪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同红军生死相依并肩作战,枪口上似乎还有着淡淡的硝烟味道。今天,它们不再南征北战,而是静静地躺在展柜里,感受着游客崇敬的目光,聆听着导游讲述着它们的光辉历史。这些物件经历了时光变迁,跨越了万水千山,多数物件的主人或许没有留下姓名,但是人们会永远在内心铭记怀念他们的!
依依不舍地走出纪念馆,我们来到了梅山水库。20世纪50年代,为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伟大的劳动人民在那个没有大型机械的年代,用智慧和汗水浇铸了巍峨的大坝,保护了人民财产的安全,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实现了主席的美好愿望。在弯弯绕绕的坝上漫步,我看到了一幅幅图片——伟人回访梅山水坝时的珍贵留影,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满意和自豪。
午饭过后,我们去听一位老教授讲课,讲授金寨革命的光辉历程、革命中出现的重要人物及金寨现在的发展现状。在这里,革命的红旗迎风飘扬,改革的春风处处吹荡。这个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百年来诞生了一位被授予两次上将的将军——洪学智,又孕育了八位中将,五十位少将。刘邓大军在这里驻扎,革命志士在这里征战沙场……听着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把先辈交给我们的江山建设得更加美好,不能让英雄们失望!
第二天,我们早早起床去爬山。刚一登山,就把我累坏了,步履沉重,但转念一想,当年红军爬雪山时受过多少苦,那不知比我这点苦多多少倍,正是红军英勇无畏的精神,让他们不畏艰险,打了一场又一场胜仗,迎来了革命的成功!想到这,我身上仿佛增添了无穷的力量,脚步也变得轻松起来了。
最后,我们来到大湾村。大湾村过去十分贫穷落后,自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中华大地,大湾村也是一年一个大变样了。如今,这里已经脱贫致富,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里记载着往昔红军洒下热血的功绩,又展示着今朝习主席领导人民脱贫攻坚的战果。
傍晚,告别了这片英雄的圣地,我们迎着晚霞回到了家乡,两天的经历依然让我沉浸其中。在这里,我们追忆了战争年代,见证了金寨的建设成就,感受了新时代带来的生机。无论是过去英雄志士浴血守护故土,还是现在建设者们用才智建设祖国,都展现了中华儿女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伟大的奋进精神。在金寨,我郑重许下一个心愿,一定要向前辈们学习,不负韶华,励志前行,将来一定要为祖国的强大和家乡的美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篇2、我的红色之旅作文1000字
我们的背影慢慢地消失在了盐阜大地的暮色之中,灯火璀璨的淮安老城区迎来了六辆颠簸摇晃的清一色的大巴车和240颗年轻的炽热的灵魂。
下车,就餐,入住,一切就绪。查房,心安。
撩开酒店洁白的纱帘,望向外面的万家灯火,感觉车水马龙的城市又是如此的宁静而美好。
晨起,早餐,集队,前往漕运博物馆,随着讲解员的娓娓道来和巨幅图片的展示以及雕塑的情景再现,我们了解了漕运的发展历程、光辉岁月以及在历代的贡献与价值,还有它无法阻止的衰退。学生们安静地倾听,虔诚地拍照,仔细地记录,似乎也随之穿越了千年……
不知不觉中,讲解结束,我们又向下一个目标下河古镇的状元府进发。
途中,导游兴奋地告诉我们淮安有许多文化名人,状元及第的沈坤,《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一饭千金的韩信,六月飞雪的窦娥,“花木兰”式的梁红玉,晚清名将关天培……这一个个故事,无不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文化的魅力。突然想起一句话“有一种热爱,叫如数家珍”,导游便是如此吧。
说话间,就到了状元府附近,在斑斓的行道树旁下了车。
走过凹凸不平黄叶满地的石板路,拐过细水潺潺的石墩桥,一棵飘逸的大柳树正偎依在状元楼旁。经过状元楼,不过二十米,就是状元府的入口了,于是按序进入。
导游边挥动着小旗,边给我们讲解着状元沈坤的家族历史:金榜题名,贱卖田地抗击倭寇,后又含冤入狱,屈死其间的种种……,感慨于一颗博学而崇高的灵魂,又黯然神伤于那个已然远去的时代。屋里的光线较为昏暗,白炽灯也难施展神威,匆匆参观完毕。
径直向出口走去,眼前豁然开朗,是一处院落。青石板铺就其间,干净无苔,天光云影洒落下来,角落里的芭蕉树正伸展着她那肥大的叶子,好像在等待着冬日的第一场烟雨。
穿过一处院落又是一处院落,绵延不尽,每个院落同中有异,让行走在其间的你没有厌倦疲累之感。这座府邸虽无雕梁画栋,却也清新古朴,安静地宅在这个城市的一角,沐浴朝露阳光,比邻着人间烟火,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过往和荣辱。
就在遐想之时,耳畔传来整队的号令,嘈杂声渐渐平息。一排排整齐的队伍赫然排列眼前,鲜红的队旗迎风飞扬,登车前往周恩来纪念馆。
不多久,车在颠簸中就到达了。肃然整装,嘘语噤声,因为这里安放着一个伟大的灵魂,他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发展呕心沥血,积劳成疾。
所有人似乎都放慢了脚步,心中都在默默地念着:轻些呀,轻些,我们的好总理,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他正在书桌前批阅文件……
站在铜像前,只见周总理身着中山装,双手叉腰,目视前方,炯炯有神,似乎在展望着新中国的蓝图。铜像的下方,是黄白相间的鲜花,我们就在他面前庄严地宣誓。学生们的朗朗誓言像蘑菇云一样,一波一波地在广场上空激荡,直冲霄汉。
随后参观了纪念堂、他工作的地方、生活的地方、运动的地方……。园里迎春青葱修长,梅树疏影横斜,针松亭亭傲立,像忠诚的卫士,更像温暖的伙伴,在这里静静地守候着、陪伴着我们的好总理。
篇3、我的红色之旅作文1000字
崇革命精神,扬示范区新风
初冬的北风吹得我们的旗帜猎猎作响,广场上偶有几个水洼,飘飞的残柳也被粘连住,映照着我们即将出行的身影,就这样开启了别样的研学之旅。
沂蒙山区的红色革命精神,需要我们不断去发现挖掘新的东西。沂蒙红嫂王换于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救治伤员、抚养烈士遗孤,灶台连日断炊,其艰难困苦程度可想而知;当年发行3000册的《山东联合大会会刊》在枪林弹雨中所剩无几,王换于同志坚持保护了三十余年,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上交党委,填补了山东政治史的空白,于党忠诚,于民无愧,于兵有恩,崇革命精神,她们就是沂蒙红嫂。
面对如此深厚的革命文化,需要我们理性地去打造地域文化特色。影视基地的建立,满足了早期影视的拍摄及其对文化的汇总。纪念馆的成立,地形地势的留存都极大保存了沂蒙山区的文化特色,石碾石屋,国槐柿树,岩石溪水,让常山处于四面环山的险要地势下,依旧拥有蓬勃的朝气与活力。沂州城古迹的修复,漫步街道攸忽间化身为古人,在酒楼茶肆间穿梭,犹当年摇扇游于市井之中,其乐无穷;民国风建筑黑色的炮灰痕迹让人压抑,环境影响人的心境,研学过程中自然、人文、历史的丰富景象让我们受益匪浅。
朱家林的田园综合体,是国家首批该类项目的落脚地,占地面积广泛,从开垦种植科研售后的一系列优秀政策,吸引大批创客扎根于此,想为乡村振兴发展开创一种新的模式,秉持共创共建共享的理念,其涵盖区域内大部分人民可以到园区中工作。该项目的建立,让朱家林由贫困山区摇身一变成为乡村振兴的龙头,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它不是表层含义上的一个景区或示范区,而是一个巨大的潜力与驱动力,为乡村振兴带来强劲支持和希望的光芒。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无论是蚕宝宝的养殖,异于之前直接吐出横向蚕丝;还是外国引进水果筛选流程设备,让每一袋果实外形颜色口感基本一致;亦或是2000余亩采用生物防治的有机农田,产出的果实粒大饱满,多汁多甜,无不体现了朱家林生态农业发展走在科技最前沿;调控空气成分以延长水果储存期,玻璃大棚潮汐垫板淘汰了旧式的喷灌滴灌,降低了雨伞效应对植株生长的影响,节约了水资源。科技应用于农业的显著成就,让田园综合体更具竞争力。
其内的文化氛围也相当浓厚,各类特色民宿,薰衣草田,芦苇,画室,彩盘让前去体验生活的人收获的盆钵体满。在萤火虫酒吧里读书,在茶室里品茶,植株碑石前听老师的悉心讲解,一天的研学活动中我们收获了无尽的乐趣和新视野。
崇革命精神,扬示范区新风,研学活动在历史与未来有机衔接,必将对我以后的心灵和对事物的理解产生独特影响,伴随红嫂历史与科技精神,长久流传下去。
篇4、我的红色之旅作文1000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红色之旅》这本书给我们介绍了多少杰出的英雄豪杰!
老师,这位出色的导游者,带领我们怀着对那些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顺利地完成了“红色”之旅。我在每一个“景点”上留连徘徊,记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思想受到启迪,意志更加坚强,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现在,我掩卷沉思:历史的“红色之旅”结束了,未来的红色之旅又在向我们召唤。
在那浩渺的宇宙之中,有一个地球在运转。在那地球的东方,有一个中华民族在发展。我仿佛听到一个宏大的声音在提醒我:“你们的祖辈完成了民族解放的伟业,赶走了西方列强,建立了新中国;你们的父辈正在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奋斗,他们为国家富强而勤勤恳恳地工作;你们的双肩即将担上祖国未来发展的神圣的使命。”
是的,未来在召唤我们。这声音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仿佛来自中华民族的每一个角落,提醒着我们这些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每一个少年。
解放旧中国,需要军事家;建设新中国,需要科学家;发展新中国,需要各行各业的新“能人”。我们不能从别的星球上去借人才,也不能穿越时空从春秋战国年代去借人才。未来的中国只能靠我们这一代人来改造和发展,因为只有我们最了解这个中国,只有我们最爱这个中国。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湖南师范读书的时候,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以天下兴亡为已任;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中学读书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们的愿望已经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变成了光辉灿烂的现实。
常听有的同学在一起幻想着说:“要是我们生活在那样的年代或那样的环境,也一定能有声有色地干一番大事业,而现在没有那样的机会留给我们。”这是多么错误的想法!
的确,任何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生活的年代,但是,任何时代都可以造就它的巨人。我们的祖辈,为了建立新中国,历尽了多少艰辛!他们爬雪山、过草地、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民族的新生。是这些困难,是这些英勇的行为,让他们英名长存。今天,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我们不会也不必要去爬雪山、过草地,更不须要我们去吃树皮草根,可是我们依然需要这样的精神和勇气。有了这样的精神和勇气,我们一定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我们一定也会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流芳百世的!
也有的同学会说:“等我长大了,再为祖国做贡献也不迟。”这种等待的心理,恰恰是懦夫的表现。“书到用时方恨少,船到江心补漏迟。”智慧的祖先为我们创造了“立志”这个词,寓意是很深的。志向不是生长出来的,只有从小下决心去立,才会有。也只有从小给自己立下一个远大的志向,并始终不渝地为之奋斗,才能使自己有可能走向成功。“人若无志,不知其可也。”只有乘志向的“长风”,才能破“万里浪”。“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是的,一个优秀人才的成长,不是一年,不是一月,更不是一日就能成长起来。只有持之以恒,辛勤耕耘才能让自己脱颖而出。
未来在召唤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读书时,在毕业前夕与同学们相约:“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今天这句话仍然对我们有激励作用!
篇5、我的红色之旅作文1000字
暑假来临,也正好碰上了七一建党节。于是,为了学习革命传统精神,也为了迎接假期与节日的双重欢愉,我跟随党员同志们踏上了平江红色之旅。
一路上,我的心情无比喜悦。大巴车上传来了老党员讲述革命故事、年轻党员吟唱革命歌谣以及导游介绍平江景点的声音,时间就这样在我耳边一分一秒地逝去。
太阳逐渐升高,我们终于到达了有着“将军之乡”美称的平江。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平江起义纪念博物馆,一座简朴中夹杂着一丝古老气息的建筑矗立在我们眼前,最吸引我的是大门前那座彭德怀元帅雕像——平江起义总指挥。只见一位雄壮的青年骑在一匹战马,手擎马鞭,准备驰骋疆场,一身军装看着威风凛凛,眼神中更透露出对中国未来的担忧以及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我的眼前仿佛显现出战争年代的画面,到处都是炮火满天,硝烟滚滚,只有一片红旗竖立在大地之上,那鲜艳的红色永不晦暗。
走进博物馆,我的目光再也停不住了,玻璃橱窗中放置着平江起义中士兵们所用的武器、军服、水壶以及一些重要文件,也介绍了彭德怀元帅和出自平江的六十几位将军们的事迹,以及平江起义的历史意义。一个个故事、一件件物品、一张张图片、一处处遗迹,让我们驻足凝望,心生震撼,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共产党员勇往直前、奋勇拼搏的伟大精神。
参观完博物馆,我们的心情久久无法平复,以至于平江游的第一晚便是彻夜难眠。
第二天,我们顶着个黑眼圈来到了第二站——“天下第一寨”石牛寨。广场上的汽车犹如甲虫一样聚集在一起,通往石牛寨的道路早已是人山人海,他们像赶集似的形成了一条人流的巨浪。我们坐着缆车到达了半山腰,在半空中,山下的景色一览无余,它是由怪石、奇峰、溶洞组成的石的世界,向远方眺望,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云雾缭绕,又高低不平,宛如大海中的汹涌波涛,看着使人头脑发晕,脚下发麻,这也使我深深爱上了平江。
接下来,我们行走在300米的高空玻璃桥上,顿时,响起了一片欢笑声、尖叫声乃至哭声。走过恐怖无比的玻璃桥,我们开始平江游客最艰苦的工作——爬山。石牛山山水相连,地势险峻,被誉为“兵家必争之地”。一会儿,我们的体力开始不支了,这时我们坐了下来开始欣赏这山间的美景。
青翠的细叶们组成了一面坚固的绿色盾牌,保护着这座山,使一丝阳光无法透进山间,使我们无法感受到盛夏的炎热。听!远方的飞鸟正在鸣叫,随着溪流的哗哗声一起传入我们耳中。这些溪流宛如大山的脉搏,向我们传递着它内心的欢乐与激动。看!水流映照着绿叶,像一张细长的翠绿丝绸铺在山间。走过去,那是水流的尽头,四面八方的水汇聚于此,仿佛就像梁衡笔下的“壶口瀑布”。排排白浪流经此处后便如一卷钢板出轧,那么凝重、猛烈。
随后,我们登上了山顶。踏在崎岖的岩石上,望着远方朦胧一片,天地之间也莫过于此。忽然,我瞟见了右下方的那座平江起义纪念博物馆,我的心中不禁想道:如果没有革命先烈们的艰苦奋斗,我们也没有机会站在这儿欣赏美丽的风景。
这次红色之旅,使我们感悟了红色文化,受到了红色洗礼。身处和平年代,我们更要将革命先辈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努力为党、为国家作贡献!
篇6、我的红色之旅作文1000字
那是一座古城,是“客家首府”,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一个令我崇敬的地方——长汀。
刚到长汀,我们就迫不及待地乘车奔赴古长城。站在城墙下,一抬头便看见三个金灿灿的大字——惠吉门。它并没有被岁月冲刷,仍然像几千年前一样散发着金光,那是一道耀眼的光芒,让整个城市都跟着威风起来。
走进城墙仔细一看,你会发现那砖缝中生长着一些湿润的青苔,或夹生一株小小的小蕨,这是年代久远的标志。抬头向上看,后人们挂上的灯笼和彩旗,在微风中晃动着,好像在向我们招手。这可不是一般的彩旗,旗上书写着“唐宋古城”之样的字,这让长城更加霸气,好似一只十分美丽而又凶猛的高原霸主——雪豹,使人不由自主的生起一份敬畏。
告别古长城,我们又来到店头街。是一条古街,里面几乎完整保留着古代的装饰风格,有小吃店、服装店、古玩店,还有酒馆、茶庄,每家店前都挂着大红灯笼和招牌旗。这时若是走进茶庄,泡上一壶好茶,一边欣赏古筝,无疑是一件美事了。
已是午时,此时的街上,可以闻到浓浓的饭香味和酒味,我们随便挑了一家饭店,津津有味的品尝起汀州传统风味菜肴。长汀小吃中,要数泡猪腰、干蒸肉和手工豆腐最好吃,尤其是独具风味的手工豆腐,让我大饱口福。
在长汀,受政府保护的古式居民楼随处可见。比如坐北朝南的“余氏家庙”,大气的“紫云宫祠”,二者皆建于清朝,但风格迥异。“余氏家庙”柴扉窄小,一次只能过一人,屋内结构颇似永定土楼。“紫云宫祠”的门由一块块散木板组成,门开时,可以一次并进三四人,屋内结构简单,显得空间很大,地面由一块块大大小小的石头铺成。二者差别还真是大,让你看不出他们同属一个朝代。
到最具代表的“丁屋岭”古民居,踏上那由一块块碎石铺成的小路,路过小巷两旁的古民居,仿佛置身在遥远的古代——那些石头小路、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仿佛都在深情地诉说着古城的往事。小巷两旁的大大小小的屋子大都年代久远,有的屋瓦都长满了草。古老的土墙,坑坑洼洼,个别木头造的屋子已不能住人了。当地人并没有将那些房屋拆了重建,而是能住的就住,不能住的便保留了下来。这是长汀人们对生己养己的古城的一种热爱,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尊重,多么可敬啊!
早听说了持续七天七夜的长汀松毛岭战役革命故事,长汀人民在这个战役遗址上建立了一座壮观的纪念碑,纪念我们伟大的革命先辈们。汽车经过松毛岭山路好几个弯,来到了纪念碑前。纪念碑有我们敬爱的池浩田老爷爷提名:“中央苏区松毛岭战役纪念碑”,一旁刻着“军魂”两个大金字,气势磅礴。纪念碑旁,刻有一幅抗击倭寇的画景,战士们身穿破旧棉衣,脚踏旧草鞋,但眼里却散发着金光,誓死杀敌,同仇敌忾的气势感染着我们,让我们也立刻全身充满着凛然正气!
长汀古城,红色小上海,还有那流向远方的客家母亲河——汀江河,仿佛在诉说着长汀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汀古城文化是时间磨灭不了的。我爱长汀!不仅它悠久的历史、特色的建筑和美味的小吃,更因为那是我的故乡,我永远的家。
篇7、我的红色之旅作文1000字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恰逢国庆71华诞、八月中秋佳节。天气晴好,我们驱车去古镇大店参观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住址。
大店在县城的西北方向,离县城很近,只有四十来里路,是鲁东南三大历史名镇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省级人民政府。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15师司令部等党政军领导机关在此驻扎四年零六个月。旧址紧邻宽阔的大街,原为大店庄氏家族的“旧堂”所在地——庄氏庄园。时值国庆、中秋佳节,来参观的人真多,大都带着孩子,为的是让孩子们感受一下抗日战争年代的老一辈过得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高高的青灰色的门楼,精美典雅,很有气派,向人们诉说着庄氏家族曾有的辉煌。四合院的院落,一律是青砖青瓦,古朴而又庄严,俨然一座古老的村落。踩着青砖,扶着门墙,穿行于一条条甬道之间,环顾这片古朴精美的古宅院,倾听一个个关于庄氏庄园的故事,仿佛时光倒流,我心中对开明绅士多了一份敬意。
远离尘世的喧嚣,每一处都让人感触颇深,令人为之震撼。泛黄的书页,锈迹斑斑的马灯,老式的电话机,简陋的床铺,破旧的棉絮,生锈的枪炮……我们寻找着历史的足迹与沧桑,感受那浓郁的红色精神。一件件展品、一张张图片、一段段珍贵的影像资料,把我们带回那个峥嵘的年代。
在罗荣桓当年简陋的卧室,看着墙上挂着的罗帅全家福的照片,听旧址管理人员讲罗帅过去的故事。当时,罗荣桓是山东省党政军一把手,吃住不搞特殊,和士兵一样,生活非常艰苦。1943年,山东军区又提出每人每天节约2两粮食救济灾民。繁重复杂的工作,及其简朴的生活,罗荣桓的身体一天天地跨了……他是共和国元帅中逝世最早的一位。就连他的女儿罗南下,也因为营养不良而夭折。我看着照片中罗帅憔悴的面容、天真可爱的罗南下,眼泪不由得夺眶而出。周围的人也都沉默了,眼中泛着泪花。
来到作战室,面对着沙盘,管理员又绘声绘色、充满感情地讲述了当时为什么把省政府安置在这里:一是居住条件好,房屋众多,有“72堂号”之称,庄氏庄园的开明绅士主动把房子献出来,那时庄园外有高墙,内有暗道;二是战略位置好,东挨马岐山,西临沂蒙山,前后都是平原;三是群众基础好,这里早期就有党组织。四是物质条件好,莒南三分之一山区、三分之一平原、三分之一丘陵。在莒南居住的部队和后方机关一共有六万多人,当时莒南也不到6万户,平均一户负担一个八路军战士,时间长达四年多。莒南这个地方,家家户户住过八路军,乡乡有烈士,村村有红嫂,一尺布做军装,一粒米献军粮。正因为有了这个根据地,毛主席说:“只有山东省是我们完整的、最重要的战略基地,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那么棋眼在哪里呢?就是在莒南。罗荣桓说过:“山东人民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贡献是很大的,出兵总数在百万以上……山东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定地跟着党走……”手扶沙盘,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我再次泪眼婆娑,心潮澎湃,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军民鱼水情”。正是这些可敬的先辈们,使历经苦难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爱国的种子,已悄悄地在我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我也深信,只要以那些先辈们为榜样,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为学习精神,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也能毫无畏惧地跨过去。小小少年的我,将用知识编制铠甲,用智慧武装头脑,投身于伟大祖国的召唤去……
篇8、我的红色之旅作文1000字
8月4日清晨,我们淋浴轻轻细雨,迎着清风,坐上大巴车朝着化州革命老区柑村驶去。
到了红色柑村,扑面而来的是那庄严肃穆的气息,让人腰杆忍不住挺直起来。我们手捧鲜花排成三列整齐的队伍,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刻着“革命英烈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前,这里栖息着23位革命烈士的英灵,我们一一上前献上鲜花,轻轻地随着讲解员走过英烈的墓碑,英烈牺牲时都是那么的年轻,但他们无不带着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大义凛然和无所畏惧的坚定。我们戴着红领巾在这个庄严神圣的地方宣誓,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随后,我们跟着讲解员来到广东南路革命化州纪念馆,这里铭刻着先辈们壮烈的事迹,伴着讲解员娓娓道来的声音,我们陷入了沉思:他们正值青春年华,却毅然把生命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前仆后继地贡献出自己的热血乃至生命。生命虽然短暂,却永昭史册浩气长存;他们留下来的文字,岁月虽已遥远,却仍振聋发聩,气贯山河!“大海无干旱之日,烈火也无烧尽野草之时”,我们一定会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把你们的遗志传给我们的千秋万代!
尽管天空下起了雨,但阻挡不了我们炽热的心,我们来到了柑村小学。这里走出了许多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这里点燃了革命的火种,是广东南路革命的摇篮!
随着小雨,我们来到了莞塘村,走进这个新生的农村就感受到了炽热的生命力,所见之处一片生机勃勃、红红火火。这里被誉为“黄瓜之乡”,早在2015年就实现了全村无线网络覆盖,通过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不断摸索,莞塘村全民参股成立了投资公司,投两千多万建设了黄瓜厂,通过种植、加工和销售黄瓜,带动200多户农民种植黄瓜,合计可解决600-800个人的就业问题,带动全村共同创业,齐奔小康。
记得小时候,我和爸爸来过这里探望我爷爷的老战友,那时村里的道路泥泞不堪,远没有现在这么欣欣向荣。我看着村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作为小记者,我去采访了一户人家,他们表示很感谢国家不忘老区的人民,感谢党的扶贫政策,和习总书记说的“全民小康一个也不能少。”让曾经常年吃不饱的村民得到了切切实实的好处。由衷得感谢革命先烈,没有他们艰苦卓绝的斗争,就没有我们现在吃得饱,穿得暖的幸福家!
我们继续前进到了被评为“全国文明村”的高志塘村,说是文明村果然名不虚传,这里风景如画,荷花正值盛开之际,地面一尘不染,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让我不禁高歌一曲,以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夕阳西下,虽然我们依依不舍,但也还是带着落日的余晖回到了熟悉的家。
篇9、我的红色之旅作文1000字
老街要拆了因为中创区东扩城市要发展,而这里有我的家,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周末天气晴好,妈妈说要带我去走走,去看看最后的老街,去听听这条老街的历史故事。
电影《八佰》里有条苏州河,一面是硝烟弥漫的地狱,一面是歌舞升平的天堂。据妈妈讲述,像电影里以血肉之躯拼死抵抗的战士在中国不计其数,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英雄。始建于1923年的长春桥就记录着这样的历史,在长春桥桥西边河的南岸曾经有一座古老的镇初中,两层木质结构的教学楼一栋朝南,一栋朝西,教室里的木地板踩上去会“嘎吱嘎吱”作响,那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墙上还留有战斗时的枪眼,而长春桥下的河水,因为战斗的惨烈,连河水都变成了血红色,牺牲的战士尸体通过这条河被运走好几船,这一场战役成为了苏中“七战七捷”的前哨战。
如今站在桥上望去,河的北面屹立着一座崭新的学校,三排连廊的教学楼,高大巍峨的大礼堂,设施齐全的现代操场……这里每天都会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就像电影《八佰》里一样,一条河隔了两个世界,曾经的河南岸是战火弥漫的地狱,他们用鲜血换来了如今承载着祖国的希望,沐浴着光明的河北岸。
跟着妈妈一路向西走,在河的尽头镇的西边那里有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被一排松树包围着,甬道两边的松树高大而挺拔,就像埋葬在这里的英雄一样永垂不朽。纪念碑庄严而肃穆,碑身高耸入云,墓碑上刻着“小海战斗烈士纪念碑”的字样。春风吹过,随风摇动的松树似乎是在默哀,又似乎是在向外人诉说着这里的故事。碑身后面的碑文清晰地记录了这场战役。读完碑文后,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如果没有这些舍身取义的铮铮硬骨,没有他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以身殉国,又怎么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除了那些被世人称颂的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原来在我的身边,也有这样的平民英雄,不管他们身处何时何地的战场,战役是大是小,那时的他们都为了真理,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为了国人未来的光明,浴血奋战,英勇杀敌,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如今的和平与安定。作为红旗的一角,作为一个少先队员,我怀揣着对烈士们的敬仰,缓缓的行了少先队礼,感激他们的舍身取义。我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并且发奋学习,不断去攀登知识的高峰,成为一个能为祖国奉献的人,把祖国建设的更好以此来告慰长眠于此的英雄烈士们。
当我转身准备离开烈士墓时,一只长尾喜鹊飞来,停在纪念碑后的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似乎向烈士们传述着红色之旅是如何在后继者手中传承,幸福之花是如何开满这江海平原。